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年轻人“回笼漂”?选择取决于预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年轻人“回笼漂”?选择取决于预期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4-12 15:40

  这个春天,一些年轻人选择重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面对采访,北京有房产中介对记者表示:“今年过完年以后,来租房的人就变多了,房价也涨了。” 在这些客户中,很多都是从外地回来的“回笼漂”。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显示,一、二线城市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9.1%、3.4%,远高于总体的5.4%、0.4%。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也在近日透露了一个数据,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后,选择回归一线城市。(《中国青年报》4月11日)

  从新闻报道和我身边朋友的经历来看,对这些选择“回笼漂”的年轻人而言,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第四次来到一线城市,驱动其选择的原因,多少会和第一次有些不同。以我最熟悉的“北漂”为例,其中大多数人第一次来到北京时,都还是相当青涩的年轻人。其中有很多人通过高考进入北京高校,毕业时自然而然地选择留京,不曾有工作赚钱、独立生活的经验,就在懵懂之间“随大流”了。相比之下,那些没在北京上过学,一毕业就来北京闯荡的年轻人,更是全靠勇气与“冲劲儿”,直接步入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世界。

  在这其中,当然有人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一线城市的一切,认定这就是自己该作的选择。与此相对,有人怀疑自己冲错了方向,低估了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一时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也实属正常。人生之路,原本就是一条不断试错的旅途。人在青春年少时,更愿意尝试有挑战性的选项,犯错或反悔的成本也更低,本来就该放开手脚,在探索中明确理想追求与人生规划。不论是在一线城市待得不适应,于是选择离开,还是离开之后发现自己还想试试,于是选择重返,都是年轻人无可指摘的“常规选项”。

  不过,年轻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一码事,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分析“回笼漂”现象的社会成因,又是另一码事。主流舆论无需对着青年个体的主观选择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却有必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一边在网上抱怨一线城市房价高、节奏快、生活“卷”,一边却用实际行动向一线城市靠拢?

  显然,这不是因为年轻人“矫情”,也不是“怕卷的人不回来,回来的人不怕卷”,而是很多年轻人即便已经亲身体验过一线城市的压力与不易,也尝试过“逃离”,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只有在一线城市才能追求到想要的东西。

  对一线城市而言,这个“想要的东西”,可能是优厚的薪资待遇,可能是拔尖的事业成就,可能是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可能是下一代更高的起点。从理论上看,并非只有一线城市才能给年轻人提供这些东西,但在实践中,一线城市确实和其他城市存在断层式的差距。从“逃离北上广”到“重返北上广”,改变的不是年轻人的心态,而是他们对机会与发展前景的预期。

  很多人离开压力繁重的大城市,重返故土或是远赴偏乡,都是为了过上一种更加轻松、更加开阔,让人感受到更多可能性的生活。在他们的预期中,就算到了更小一些的地方,也有不少机会等着他们,中小城市乃至县城、农村,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集群效应,小地方的GDP和人均收入虽然也在增长,但一些稀缺资源很难平摊到各地。许多离开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都发现自己头顶仿佛有一块“玻璃天花板”。如果“逃离北上广”的决定最终给他们带来的是更多焦虑,乃至于“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他们自然会把“回笼漂”视为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

  面对这些“回笼漂”的选择,一线城市还应张开双臂,给那些愿意闯一闯的勇敢青年提供更完善的综合保障,为其创业、干事提供舞台,展现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与此同时,各地也不妨想方设法地了解年轻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升级策略,从而留住那些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迎来中秋小长假客流高峰

  • 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北京大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4-09-14 09:43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2024-09-14 09:42
药品监管部门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效率和公平,统筹监管和服务,有效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国家药品抽检共计20696批次,合格率为99.43%。
2024-09-14 09:34
国内首台工业级盾构滚刀智能换刀机器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元宇宙数实融合应用……
2024-09-14 09:32
医生在浙江,患者在新疆。一场跨越近5000公里的5G超远程机器人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只见医生在机器人手术操作台上,灵活地操控机械臂;手术室中,机械臂收到指令,精准地完成各项手术动作……目前,浙江各医院已完成50余例援疆5G超远程机器人手术。
2024-09-14 09:31
每一项重大科技应用取得突破前后,均有对其理论上的持续争论。著名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引发的人与仿生人之间界限的讨论虽产生于20世纪,但一直延续至今,其蕴含的法律问题是人工智能究竟是否具备法律人格。
2024-09-13 10:14
移动物联网是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人、机、物泛在智联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2024-09-13 10:14
据了解,“晓医”依托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基于大量资深中医诊疗经验和专业知识图谱数据,构建了规模大、覆盖病种全的知识库,包括中医病症知识“400+”种、穴位知识“400+”种、常用中草药“300+”种、古代医案“6200+”份等。
2024-09-13 10:13
目前,北京市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拥有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的完备产业链条,呈现出以设计和制造为引领、装备强势支撑、封测加速成长的态势,形成以集成电路双“1+1”工程等新代际重大项目为带动,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快速发展态势。
2024-09-13 10:12
这是该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继今年3月取得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中心检测报告后的又一重大进展,进一步加速国产量子安全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落地。
2024-09-13 09:12
今年是美敦力全球创新75载及在华全面发展3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2024-09-12 20:41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今年9月12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30周年的日子。
2024-09-12 10:26
新中国成立75年,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让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新希望。
2024-09-12 10:24
记者调查发现,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极速付款、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这些支付手段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莫名其妙”就花了钱。
2024-09-12 10:23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
2024-09-12 10:21
截至9月9日16时,海南省12345热线受理涉及台风“摩羯”的相关诉求60536件,办结45964件。
2024-09-12 10:15
10日,首批6辆身着轻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衣”的重载铁路货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展现出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范”,标志着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正式下线。
2024-09-11 04:25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
2024-09-11 04:25
NGC 4278具有致密的对称射电喷流结构和相对较弱的射电辐射,但其甚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效率却显著高于射电星系,与耀变体相当。
2024-09-11 09:57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2024-09-11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