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跨越千里的邀约——湖北中医药大学赴延安“招生”记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跨越千里的邀约——湖北中医药大学赴延安“招生”记

来源:湖北日报2023-03-31 08:56

  “我最崇拜的人是李时珍,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将来我想学药剂专业。”

  去年10月,在陕西延安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与延安中学师生交流时,该校高一(2)班杨子悦、周燚两位同学这样对总书记说。

  3月29日,湖北中医药大学专程“组团”来到延安。这些来自李时珍家乡的中医人,向革命老区的孩子们发出理想与信念的诚挚邀约。

  播撒中医的种子

  “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我会先疏散人群,让空气流通,再拨打120。”

  “很好,但我是中医,我的选择会和大家不一样,120到现场需要一定时间,但我可以立即出手。”

  在延安中学高一(2)班,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章程鹏以自己在地铁上针灸救人的故事为例,生动幽默地为同学们讲述了什么是中医、中医的作用和意义、李时珍的精神是如何激励着大家,鼓励学生们做像李时珍那样的好医生。他还带着学生们一起做五禽戏,用实际体验告诉孩子们张仲景所说的“中以保身长全”的意思。章程鹏的讲述,引得学生们笑声、惊呼声、掌声不断。

  当72岁的老教授、知名中医王绪前上台,说“我现在仍然一周工作七天”时,学生们报以热烈掌声。“中医大有所为,不需要过多仪器,就能诊断出疾病;中医职业有用武之地,就业既可以依托医院,也可自己独立创业,只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就能干出一番事业。”他结合数十年的行医经历,充满激情地讲解,让学生们或托腮思考,或轻声赞叹,或掌声雷动。

  “哪位同学想来试试扎针?”副教授许辛寅话音刚落,两位学生立刻举手示意。许辛寅是针灸专家,他现场用针灸为同学们解决头疼等毛病,“花式表演”加上深入浅出的中医原理讲解,让学生们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讲台上。

  “欢迎大家到李时珍故里,读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家、老师向孩子们发出深情邀约。

  “太神奇了!回去我就关注老师的抖音号!”“改变了我对中医的看法!”“老师们的精神太让人感动了!”学生们纷纷说。

  “这次来,希望把中医的理念和精神传播得更广,让更多孩子更了解中医,为中医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湖北中医药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两地精神碰撞交融

  相隔千里的两地,因学生的中医理想产生联系,更因有着相同内涵的精神产生碰撞交融。

  建校于1938年的延安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毛泽东曾为学校题词“光明在前”,周恩来题词“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成为该校的校训。如今,延安中学已发展成为省重点中学,有学生6000余名。“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始终激励着全校师生。

  为何想成为李时珍那样的人?杨子悦说:“我看过李时珍的故事,他的精神打动了我,所以想做他那样的人,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原来,杨子悦的爷爷因癌症去世,这让她立志将来当医生。

  想学药剂专业的周燚,也是因为家人而有了这样的心愿。他的二奶奶患病后需要一种特效药,但很难买到,没能延续生命,“我还受学化学的妈妈的影响,所以对药剂学产生了兴趣,希望能成为一生的事业。”

  在湖北,李时珍的“求真求实、精勤博极”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精神,为全体师生提供精神养分。

  83岁的国医大师凃晋文在给两位高中生的信中写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将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如果通过你们,能将我所学继承下去,用真才实学去建设我们的国家,用仁心仁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于你们于我个人而言都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欢迎来美丽的荆楚大地、李时珍故里——湖北,读中医药大学。我愿做你们的导师,引领你们成长,一起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民、全人类。”

  杨子悦读完信后,感动地说:“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我一定不负期望,努力学习,实现理想,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刘钰涵)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

  • 低空经济专区亮相中国航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