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20日,武汉光谷公布2023年大科学装置建设计划,一年内建成运行2个、开工建设3个、立项实施2个。与此同时,光谷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上榜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这是武汉市发力科技创新的缩影。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高校90所、在校大学生近130万人。去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
勇担使命,武汉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凭借雄厚实力,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眼下,随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选择与武汉“双向奔赴”,一个创新涌动的新时代英雄城市,正阔步走来。
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
早春三月,位于东湖高新区东部的湖北东湖科学城工地,施工建设如火如荼。在科学城核心区——光谷科学岛,科创中心一期项目主楼已建至10层。这是东湖科学城核心区第一个重点落地综合体项目,未来将承载大科学装置预研平台、集聚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
东湖科学城,是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2023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提出,推动东湖科学城建设加力提速。加强与武汉新城规划衔接,推进光谷科学岛骨干路网成形。启动武汉新城中心片区科学社区、科学论坛等十大亮点项目,推进中心片区科创地标整体亮相和科创功能全面搭建。
眼下,随着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东湖科学城一批科创平台及创新项目稳步推进,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启动建设,五大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
举全市之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武汉市表示,将高标准建设东湖科学城,加快推进精密中立测量、作物表型组学等国家科技技术设施建设,助力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创光电子国家实验室和更多国家级平台,力争在集成电路、软件信息、网络安全、北斗、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基本建成东湖科学城主体框架,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科学城。
做好科技创新“后半篇文章”
再增3家重点中试平台。3月29日下午,武汉举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人福医院创新药和高端制剂中试平台、华星光电新型显示中试平台等启动建设,这是该市今年启动的第二批重点中试平台,将加快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中试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是技术转换资本的前提,很大程度上决定科技成果能否真正投入市场。由于投资大、风险高、收益慢、不确定因素多,导致高校、科研院所不愿做,中小企业做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汉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
“武汉和先进城市科创水平的差距,主要不在原始创新能力的差距,而在于产业发展的差距和承接转化的差距。”武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武汉必须做好科技创新“后半篇文章”,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据悉,围绕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转化链条,武汉将围绕系统推进中试平台建设,打造支撑中部、辐射全国的中试服务及概念验证高地,加快推进以中试平台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化建设。今年计划新增备案50个、提升功能20个、重点新建10个市级中试平台,培育认定10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此外,更好发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作用,以市场化机制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持续选派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入驻高校院所开展常态化供需对接,完善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等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推动更多成果实现就地转化。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不久前,位于武汉理工大学科学园的“半导体热电芯片项目”顺利完成中试。这一平台功耗低于国际行业水平的30%,项目甫一启动,就获得国内知名光模块厂家的批量订单。
“投早、投小,城市对成果转化早期就给予重点关注支持。”项目团队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唐新峰介绍,得益于市区两级财政2000万元的经费及相关补贴,国内第一个“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顺利落地,眼下,这一中试平台芯片年产可达50万片。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武汉市表示,未来还将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放大带动作用,进一步壮大武汉产业基金规模,引进培育各类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3年,武汉市将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武汉市科技局介绍,拟攻关领域初步确定为新型显示、特种光纤、航天动力系统、5G+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动物疫苗、生物工程、碳中和十个方面,由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组成的创新联合体“挂帅”揭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