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个00后村医成了村民的“小棉袄”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这个00后村医成了村民的“小棉袄”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3-21 09:24

  在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最偏远的水山村,00后村医韦冬梅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健康。

  从梧柳高速公路里雍收费站下来,还要在曲折的公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韦冬梅工作的地方——坐落在水山村村口的卫生室。木门白墙,诊断室、观察室、处置室、药房一字排开,在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块“乡村医生去向公示牌”,上面写着:韦冬梅,在村。

  3月10日,村卫生室外阳光灿烂,屋内却依旧有些寒意。在房间深处,甚至要开着灯才能工作。看到村里的老人前来问诊,韦冬梅赶紧收拾医药箱准备给老人量血压。一个人,一个村,一个药箱,回到水山村的这大半年,她每天都觉得忙碌而充实。

  其实,韦冬梅的家就在不远的夺丰屯,考虑到水山的村民住得比较分散,往往一座山上仅两三户,怕来看病的乡亲扑空,她干脆就住在了村卫生室。她说,在村卫生室扎下根,既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对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的回报。

  年幼的小冬梅一出生就被放在路边,是身为党员的“父亲”韦国钦收养了她,父女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清贫却幸福。2015年开展脱贫攻坚后,韦国钦家建起了新房,日子刚好起来,养父却患上了重病,家里一度又陷入了困境。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韦冬梅在村里做起了扶贫信息员,既能照顾养父又能为村里的脱贫事业尽一分力,工作起来她格外认真。那段时间,为乡亲减轻病痛,成为一名医生的种子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她顺利考上了定向村医。养父离世后,她毅然回到最偏远的水山,成为鱼峰区最年轻的一名村医。

  “其实刚开始一个人住在这里,晚上还是有点害怕的。”韦冬梅笑着说。她养了一只小猫,取名“佑佑”,“既保佑我工作顺利,也保佑村里的乡亲都健健康康”。在偏远的山村,“佑佑”成了她最亲密的伙伴。在村卫生室的窗台,她种植了三株薄荷和一株茉莉,给简陋的卫生室平添了几分生气,“村民来这里看病,有这些花花草草会少一些医院那种冰冷的感觉。”她说。

  收拾好药箱,韦冬梅来到旁边的村委,专职“司机”正在等着她。水山村地势起伏,山路蜿蜒,村民住得又很分散,刚刚回到村里的时候,她也曾经尝试着骑着电动车下村入户,但是几次夜晚因为路况不佳摔跤后,村委干部和村民都很心疼这个村里的“小棉袄”,几个驻村工作队员主动成了她的专职“司机”,让她能顺利地给村民看病送药。

  刚从事村医工作时,当地老百姓并不信任这个年纪轻轻的姑娘。一开始,有人到卫生室看到她坐诊,扭头就出门,说要去镇里的卫生院找老医生看病。韦冬梅并不气馁,一有空闲她便找到镇里资历深的医生请教医术,并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各类基层医学专业书籍,并撰写了大量学习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后来,村民们发现新来的小姑娘医术也不错,态度也很热情,认可她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水山村常住人口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韦冬梅需要经常上门走访,了解大家的健康状况和就诊需求。她发现,村民们健康意识薄弱,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一般不会主动去卫生室。慢性病拖久了,终会拖成大病。因此,她经常和村里的“专职”司机开着摩托车给村里偏远村屯的村民宣传医疗政策,开展入户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水山村脱贫户黄秀梅家,老人年纪比较大,血压一直比较高。还患有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等,我们需要分几次进行测量,才能进一步完善她的健康档案,给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在黄秀梅家中,韦冬梅利索地给她量血压,一遍又一遍地向她解释医保政策,劝导她及时到医院就医,控制病情。

  “韦医生不仅工作认真,而且对我们非常有耐心,以前检查要到镇上,现在她直接上门,方便多了!她就是我们的贴心‘小棉袄’。”工作大半年来,韦冬梅已经得到了十里八乡村民的认可和点赞,乡村医生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当韦冬梅走出很远,黄秀梅依然站在家门口,向她挥手告别,看着她渐渐融入油菜花海之中。

  包华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谢洋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与“锂”共舞 材料报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