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地方频道 > 正文
[责编:田媛]

春耕备耕忙

来源:新华网2023-02-01 09:55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 故宫博物院珐琅器精品在新疆展出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

  1月31日,村民在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绿剑村的田间护理小麦(无人机照片)。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郭斌 摄)

  1月31日,村民在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绿剑村的樱桃大棚整枝。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郭斌 摄)

  1月31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资江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农民给大棚里的幼菇补水。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严钦龙 摄)

  1月31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三樟镇塔冲村黄贡椒育苗基地,椒农在智能温控大棚里管护黄贡椒秧苗。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肖亚辉 摄)

  1月31日,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南门村,农民在田间翻耕整地,准备春播春种。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邓和平 摄)

  1月31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下舍省级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的技术员在检修农机。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谢尚国 摄)

  1月3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室家村,农民驾驶拖拉机松土。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蒋克青 摄)

  1月31日,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砦牙乡砦牙村,农民在碎土整地。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周恩革 摄)

  1月31日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砦牙乡砦牙村拍摄的农田(无人机照片)。

  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新华社发(周恩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