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医:紧扣“寒湿”治新冠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中医:紧扣“寒湿”治新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1-17 09:07

  中医:紧扣“寒湿”治新冠(抗疫进行时·中医篇)

  该如何认识当前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性质、走向?高热期间能否捂着被子发汗?如何缓解周身酸痛、咳嗽、乏力等常见症状?老年人如何应对新冠病毒感染?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从中医角度进行了回应。中医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属于寒湿疫,中医药可对症下方。

  紧扣“寒湿疫”,掌握治疗主动权

  问:该如何看待当前的新冠病毒感染?内中有什么病理机制?

  仝小林:在本轮疫情中,患者起病多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等症,舌体普遍淡胖、暗淡、胖大,舌苔多白厚腻。此外,很多患者在高烧退后依然有低热缠绵、肌肉酸痛、咽痛、咳嗽等症,普遍存在乏力、气短,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基于多维参数综合判断,这些现象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不属于温病、湿瘟,也不属于伤寒,而属于寒湿疫。

  问:为何“寒湿”反而会引起高热?

  仝小林:并非只有热邪才能引起高热,寒邪郁表也可以导致高热的发生。因此,结合当前国家推荐方剂以及临床医生普遍使用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等伤寒经方来治疗新冠高热,从方药反推,也能发现这种病症不符合“温病初治,忌用麻桂”的原则,更进一步证明新冠病性属寒。

  问:本轮疫情中的患者常常嗓子疼,俗称“刀片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治?

  仝小林:这也并非热毒直接侵袭咽喉所致,而是寒湿郁热的结果,究其原因,一是素体郁热较重者感受寒湿戾气所致的“寒包火”,二是过度发汗导致的津亏热结,三是过用苦寒药物导致的疫毒深伏、郁而化热。

  于是,很多人出现咽痛后,因为不知“热”从何来,常会用金银花、连翘等寒凉药品来清热解毒,却往往加重病情。这都是因为不明晓新冠“寒湿疫”的发病特征。

  因此,只有紧扣“寒湿疫”,才能掌握治疗的主动权;只有认识到“寒湿伤阳”为主线,才不会被疾病表象所迷惑,做到知常而达变,治疗上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在新冠初期,尽量避免使用寒凉属性的药品或食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更要一改过去在发病初期即使用温病辛凉解表或者清热解毒的治法,而是要首先散寒化湿。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治疗,最根本应是“开达膜原”

  问:平时,我们风寒感冒发烧后,常常捂着被子发点汗就会好,而对于新冠病毒引起的发热症状,这样能否奏效?

  仝小林:有帮助,但并非完全有效,新冠病毒属于寒湿戾气,通过口鼻入侵机体,伏于膜原,膜原不属于表,也不属于里,居于表里之间。

  邪由膜原出表,或发于皮肤黏膜之表,类似于风寒感冒;或发于呼吸道黏膜之表,类似于风热感冒;或发于胃肠黏膜之表,类似于胃肠型感冒。发于某经,便为某经之证,可见恶寒、发热、体痛、咽痛等表证。

  但表证都是邪气外传的表现,而非邪气侵袭肌表的表现,这也是新冠与普通感冒的不同之处。因此,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治疗,若仅用辛温解表法来解表发汗,则表证虽解,但膜原之邪并未祛除,可能会低热缠绵或间断发热或核酸转阴后复热等复杂情况;若仅用清热解毒法来解毒利咽,则咽痛等“热”症虽可以暂时缓解,但膜原之邪气会因寒凉药物而“冰伏”,进而有引邪深入的风险。

  因此,看起来捂被子发汗能起一时之效,临床有的用辛温解表也皆可取效,但寒去湿仍存,邪仍停留在膜原,所以,最根本的治疗应该是“开达膜原”。

  问:那么,如何开达膜原?

  仝小林:需要全面把握疾病态势(郁、闭、脱、虚),熟悉掌握戾气表里分传的路线和治法,通过“分消走泄”而治之。

  我推荐小达原饮(厚朴、槟榔、草果、生姜),其具有散寒化湿、辟秽化浊、开达膜原的功效,是治疗“寒湿疫”的基础方。初病之时,邪气尚微,外无症状,可直接用小达原饮治之。随着邪气渐盛,正邪相激,邪气会表里分传。

  对于体质强健者,邪气多外出走表,或走太阳经表,发为寒湿束表证,见恶寒、发热、体痛等症,小达原饮配合麻桂类方、荆防败毒散等主之;或走肺卫之分,发为寒湿郁热证,见咽干、咽痛等症,小达原饮配合防风通圣散、升降散等主之;或走少阳之分,发为邪郁少阳证,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小达原饮配合柴胡类方主之。

  对于体质怯弱者,邪多表里分传或深传入里,易趋转重。故体弱者之治,即使有表证亦需益气解表,可用小达原饮配合人参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丸等治之。邪气入里,多传入太阴,若郁手太阴肺,则发为寒湿郁肺证,而见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散寒化湿方主之;若郁足太阴脾,则发为寒湿碍脾证,而见纳呆、腹泻、呕恶等症,小达原饮配合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等主之。

  起病忌用苦寒药物,缓解咳嗽重在温肺散寒

  问:如果病情发展到危重症阶段,该如何治疗?

  仝小林:寒湿疫发展到疫毒闭肺(重症)阶段,戾邪深入太阴,继生痰湿瘀热,终至疫毒闭肺,见发热咳嗽、喘憋气促、黄痰血痰、乏力倦怠等症。肺气闭阻,胃肠亦多不通,见恶心不食,大便不畅等症。子龙宣白承气汤主之。

  寒湿疫发展到喘脱(危症)阶段,咳痰喘促,呼吸窘迫,脉疾多汗,甚者二便失禁、厥脱、昏迷。破格子龙宣白承气汤主之。

  问:本轮疫情中,很多人出现了高热、咽痛、咳嗽等症状,该如何防治?

  仝小林:一是起病忌用苦寒药物。新冠病毒感染后多以恶寒、发热起病,此时切勿过早且单独应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当首选风寒感冒类中成药,如散寒化湿颗粒、九味羌活颗粒等。同时搭配其他助汗方法,如葱姜水、温粥频服、高位泡脚、热水澡、电热毯等。如高热不退,可以合用物理降温和解热镇痛西药,有条件人群还可采用耳尖或大椎放血、刮痧等退热方式。

  二是腰痛多为寒湿作祟。不少患者伴有后背、腰部等周身部位酸痛,这属湿邪太重,麻黄加术汤有效;对于腰痛如折,则辨为寒湿腰痛,基于羌活胜湿汤和肾着汤,拟定一小方,名为折腰散。

  三是“刀片喉”多为寒湿郁火。咽痛患者也多为寒湿郁火所致,对此,六神丸、龙角散、防风通圣丸等中成药确有疗效,严重者如“刀片喉”者亦可选用刀片散煎汁代茶饮。此外,咽痛患者也可以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将温通类膏药剪成2×2厘米大小,贴敷于天突、膻中、大椎、肺俞,6—7小时后摘掉。若有条件,同时配合少商穴位放血,天突穴按摩,收效更快。

  四是缓解咳嗽重在温肺散寒。在发病的急性期,症见咳嗽不止,可用前百苏苈汤。对于恢复期的刺激性干咳、呛咳、阵咳,基于射干麻黄汤化裁拟定了一方——痒咳散。配合如盐蒸橙子或橘子、冰糖川贝雪梨汤等药食同源之品更佳。

  五是感官失灵重在通窍活血。针对不少患者合并味觉、嗅觉、听觉减退或丧失情况,仝小林推荐可用苍耳通窍活血汤。单纯嗅觉减退,可用揿针按印堂、双鼻通、双迎香,或从印堂到迎香直接按摩。

  六是体弱人群要因人制宜。体虚者在解表退热时需增补逆流挽舟之品,如人参败毒散、参苏丸之类;阳虚者,寒邪直中阴分,可予附子理中丸、麻黄附子细辛之辈托里解表;自汗、盗汗者,可以选用收汗散;妇女正值经期发病,也可选用小柴胡剂,借以扶助正气,祛邪外出。

  老人体弱,要注重保护心脉,注重观察

  问:此轮疫情中,老年患者受到影响最大,该如何应对?

  仝小林:一是要预防病毒性肺炎的发生。老人体弱,在恶寒、发热、体痛的表证阶段,也要在益气的基础上辛温解表,截断病情走势,预防肺炎发生。

  二是要注重保护心脉。针对合并有多重慢性疾病,尤其是由心肺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对于舌质、口唇和舌下络脉紫暗,脉涩等瘀象明显者,可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如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等以保护心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缺氧状况。

  三是注重观察及时就医。应以5、7天为观察节点,若老年人发热超过5天,咳嗽不止,咳痰明显,建议及时就医,同时应居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若在家自测当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时(未吸氧时低于93%),当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问:有人“阳康”后打羽毛球、爬山、跑步,结果出现“心肌炎”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仝小林:感染新冠病毒后,邪气入里,亦可传入心系,应当在一到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同时有气喘、胸闷、心悸等不适等瘀象明显患者,可选用活血化瘀药物疏通心脉,更严重者需及时就医。新冠病毒诱发的心肌炎,主要属于宗气下陷毒损心络,可以选用升陷解毒护心汤治疗。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迁延期,中药可选用生脉饮、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炙甘草汤等。

  有些人“阳康”后仍有乏力、困倦、气短、轻咳等症状。这是湿浊余毒未清的表现,建议恢复期患者坚持健康生活原则,清淡饮食,注意保暖,保证睡眠。

  李娜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