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强健膝关节的力量练习方法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强健膝关节的力量练习方法

来源:北京晚报2022-09-30 09:27

  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可以保障我们完成正常行走、跑、跳等动作,维护我们日常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然而,膝关节又是运动损伤发生的常见部位。不论是滑雪爱好者、篮球玩家这些喜爱大强度运动的年轻人,还是以健步走为主要锻炼手段的中老年人,膝关节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损伤,例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膝关节炎、骨折等等。要想预防膝关节损伤,强健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是关键,因为只有强大的肌肉才能保护住我们的关节,保障完成各种功能动作。下面就教大家几个强健膝关节的力量练习方法,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1.蹲起练习:练习者双脚分开比肩略宽,保持膝盖与脚尖处于同一方向的一条直线上,双手叉腰或交叉放在胸前。屈膝下蹲,臀部向后坐,模拟坐凳子的动作,直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注意重心不要过于前倾,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每组进行8-15次,共完成3组。

  2.弓箭步练习:以右弓箭步为例,练习者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保持平衡,左脚向左后方后撤一步,身体呈弓箭步姿势。返回至站立姿势,换右脚后撤做左弓箭步。注意躯干保持直立,重心落在身体正下方,腹部收紧,眼睛平视前方。在熟练动作后可完成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弓箭步。每组进行8-15次,共完成3组。

  3.臀桥练习:练习者仰卧平躺在瑜伽垫上,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屈曲。脚尖朝前与膝关节处于同一直线。臀部发力,顶起髋部抬起臀部,使背部、臀部和大腿呈一条直线。注意起身后小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近似90度。身体保持稳定,避免左右晃动。每组10-15次,共完成3组。

  4.提踵练习:练习者双脚分开与肩同款,小腿肌肉收缩,提起双脚脚跟,在最高点停留1-2秒后缓慢下落回到初始位置。注意脚尖朝前,避免内、外八字脚。提起脚跟后,保持身体稳定,不要前后左右随意晃动,可以一手扶住椅子背或墙面维持身体稳定。每组进行8-15次,共完成3组。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 上海举行2025年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现场咨询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