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入学适应期、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青岛:新学期、新变化、新体验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入学适应期、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青岛:新学期、新变化、新体验

来源:青岛日报2022-08-26 13:02

  9月1日是青岛百万余名中小学生秋季学期开学的日子,不少教育新政将实施。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一年级上学期将被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正式实施,将比以前更加重视学生学科思维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将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语文、数学有了同等的重要性。

  针对新学期的新变化,青岛各中小学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与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育人要求。即将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的孩子们,将有一番全新的学习体验。

  变化1

  延缓衔接坡度,一年级增设入学适应期

  开学前夕,青岛西海岸新区兰亭小学执行校长林殿云较以往更加忙碌,她与学校老师正在对兰亭小学幼小科学衔接入学适应课程做最后的调整和完善,该课程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启用,以更好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小学生活。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于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其中,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

  政策出台后,青岛市选定了58所幼儿园和55所小学作为幼小衔接示范校(园)。青岛兰亭小学是55所示范校之一。自去年秋季学期开始,该校就在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方面做了诸多的探索。今年暑假,学校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20课时的幼小衔接课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内容涉及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等4个方面,主要包括《我上学啦》《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会合理安排时间》《我能遵守规则》《我会安全自护》《我爱劳动》等。“课程编写图文并茂,案例鲜活,比如《我会合理安排时间》这节课用关于时间的谜语引入,用凿壁偷光的故事做进一步阐释。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合理利用时间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按照教育部规定,除了做好习惯的衔接适应,小学入学适应的坡度也要减缓,用幼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上课、教授知识,国家课程应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应对这一变化,青岛虎山路小学校长刘罡表示,新学期学校准备了《阳光宝贝在成长入学课程》手册,除提醒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必需的物品外,课程还将作息时间表以及孩子入学后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应养成的好习惯做了明确。同时,本学期在前三个月中,学校将放缓课程节奏,减缓知识点坡度,开展常规训练,中午安排孩子们午休等,让孩子们逐渐适应小学节奏和常规要求。

  变化2

  强调学科思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新课标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取代实施了20年的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0余年的旧课程标准,而这也意味着今年秋季学期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正式实施。

  新的课程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如艺术类课程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艺术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等。课程标准也有诸多完善,如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新课标育人目标系统明确,彰显国家意志,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描绘了时代新人画像,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等3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目标体系。”市教科院副院长李一表示,新课标总体来说以学为中心,要教师转型,一体化理念进一步加强,创新性、实践性进一步凸显,特别强调学科实践活动,强调做中学、用中学,教学评要求均比较细致,可操作性强。新课标也有诸多亮点,比如各学科均强调学科思维,要有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学习,语文更加突出文化自信,数学要求学生从主动思考变为独立思考等。

  记者了解到,针对新课标落地实施,青岛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均进行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青岛启元学校校长周韫轶表示,新课标发布以来,学校教师已参加了国家、省、市、区、校等多层级组织的培训。培训更多是引领性的,做好新课标的落地实施才最重要。“在新课标落地实践过程中,启元学校要有所作为。开学前,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将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研制学期以及单元模块的课程纲要,编制单元或课时目标,建立‘学段内容标准—学期及单元课程纲要—课时目标’的一致性标准。把标准作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而不是把分数作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以更好推动新课标的落地实施。”周韫轶表示。

  “新课标在诸多方面有调整,更加注重运用,贴近生活实际。以语文为例,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课程内容全部更新,增加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青岛敦化路小学一年级2班语文老师王茜表示。同时,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将“写作”“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将“综合性学习”改为“梳理与探究”,具体内容有整合、增加。语言修辞手法要点中则增加了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常用标点符学习要求。

  变化3

  劳动教育回归,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段劳动及其所占课时将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据悉,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程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3个方面,设置了10个任务群。

  相对于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自主权”较大。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以清洁与卫生任务群为例,第一学段为一、二年级,要求会开展简单的清洁劳动,会用笤帚扫地、拖把拖地,会洗刷碗筷;第二学段为三、四年级,要求会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鞋袜、书包等,会垃圾分类投放;第三学段为五、六年级,要求会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收拾不再玩的玩具、不再穿的衣物等。

  记者了解到,岛城不少学校已调整了学校课程表。在青岛虎山路小学,劳动教育已作为一门独立科目出现在学校秋季学期课程表上。虎山路小学副校长、国培研修劳动学科市级专家徐艳表示,义务教育段劳动课重新回归“独立”,学校将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周每班安排了一节单独的劳动课。“课程标准十分清晰,我们将在教师培训、教材、课时等方面都给予重视和倾斜。学校将利用校园内设置的种植实践平台教孩子们植物种植、鱼类养殖等,也将拓展校外劳动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劳动教育空间。”徐艳说。

  早在2020年,青岛就印发了全国首套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劳动教育(实验)》教材,形成了青岛市特有的课内与课外完整统一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而这也成为部分学校落实好国家课程的重要抓手。“课程标准非常详细,而青岛印发的劳动教育教材实操性也非常强,学校将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标准、教材等开展好劳动教育。同时,在开展好校内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延伸到校外,更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青岛桦川路小学教务处副主任辛晓慧表示。

  不过,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目前多数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仍缺乏专职教师,相关的课程多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兼任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整体不足,实际的劳动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专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仍需加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世锋)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铁人三项赛半决赛举办

  • 黄河内蒙古包头段已进入开河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