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波唯一“渔船验船师”夫妻档 因船结缘护渔船安全出海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宁波唯一“渔船验船师”夫妻档 因船结缘护渔船安全出海

来源:宁波新闻网2022-08-26 12:06

  早上7点,方小虎已经出门去往奉化莼湖,他是宁波市渔船检验中心的一名渔船验船师。东海全面开渔前夕,方小虎进入了最忙碌的阶段。

  宁波市渔船检验中心的一线验船师目前只有11人,每年要面对4000多艘大中型渔船的检验工作,工作压力大、任务紧。

宁波唯一“渔船验船师”夫妻档 因船结缘护渔船安全出海

方小虎登高时,熊金玲投去关切的目光。

  方小虎今年37岁,湖北襄阳人,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读这个专业的没几个女生,我老婆熊金玲比我小两届,当时我先下手为强把她‘骗’到手了。”说起自己的感情经历,方小虎嘴角不禁上扬。

  大学毕业后,方小虎来到宁波从事渔船检验工作,长年穿梭在象山、奉化、宁海等地的船舶修造厂。同是湖北人的熊金玲起初并不支持方小虎来宁波,觉得还是留在家乡更好,但经不住方小虎对宁波的各种“吹捧”,“夫唱妇随”也来到了宁波,在奉化区交通局港航管理中心船检科上班。如今两人工作时常有交集,验船师本来就是小众行业,因此他们是宁波唯一一对验船夫妻档,这样的CP甚至放眼国内也不多见,方小虎笑称他俩是“虎熊争霸”。

宁波唯一“渔船验船师”夫妻档 因船结缘护渔船安全出海

夫妻俩一起测量渔船。

  验船师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保证技术规范、符合安全底线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尊重渔民的生活习惯。”方小虎介绍,船舶检验实行的是终身负责制,一艘船从搭建第一块钢板开始,到后期的运营,小到一条焊缝,大到发动机,都需要检验,验船师相当于“船舶医生”,经过“船舶医生”体检后的渔船才可以下海。

  在审核材料的过程中,有遇到船、图不一致的地方,熊金玲还要到现场核查,这时就会和丈夫并肩作战。

  渔船检验多集中在5月-8月,盛夏时期,船舶修造厂里混杂着粉尘和油漆味,空气都被太阳烘烤得炙热无比,可方小虎已习以为常。

宁波唯一“渔船验船师”夫妻档 因船结缘护渔船安全出海

检查机舱要格外仔细。

  今年宁波高温酷暑天气“超长待机”,方小虎每天上岗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几颗藿香正气丸,以防中暑。

  除了高温的“烤验”,验船还面临着爬上爬下的危险。机舱相当于渔船的心脏,是检查的重中之重,但这里光线差,狭窄的空间里暗藏“杀机”,磕磕碰碰是常事,扭伤脚也不少见。2018年,方小虎就曾在下机舱时不慎跌落,造成十级伤残,对此,熊金玲心疼不已。方小虎养好伤后又回到了船检一线,看着丈夫对验船工作割舍不下,熊金玲唯有默默支持。

宁波唯一“渔船验船师”夫妻档 因船结缘护渔船安全出海

方小虎顶着太阳验船。

  在管教孩子方面,熊金玲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方小虎经常回到家就累瘫在沙发上,孩子想要爸爸辅导下作业,方小虎往往都没有精力去管,但当妻子找他讨论渔船检验的技术细节时,方小虎就立刻来了精神。“孩子天天听我们说渔船的事儿,会抗议说很烦,但这种讨论恰是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前进的方式。”方小虎笑笑说道。

宁波唯一“渔船验船师”夫妻档 因船结缘护渔船安全出海

毒辣太阳下,方小虎穿梭在船厂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