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超级工程“隧”行 南北畅通未来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超级工程“隧”行 南北畅通未来

来源:大连日报2022-08-26 11:52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大民生工程——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该工程是一座“超级工程”,也是我国北方海域第一条大型沉管隧道,被称为“南有港珠澳,北有大连湾”。项目建成后,将为大连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功能、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建设,打造环渤海、黄海沿海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8月5日23时26分,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E18管节顺利完成安装。至此,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安装任务全部完成。当下,大连湾海底隧道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北方严寒条件下首条沉管隧道

  盘点全球已建成的深海沉管隧道,绝大多数海水温度不低于结冰临界点。因为,如果气温达到临界点以后,混凝土会受到冻融循环的破坏。就像一棵白菜冷冻后再解冻,就会化成一滩水,混凝土受到冰冻解冻的拉扯,会遭受致命打击。解决这个难题,对我国沉管隧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国地图,黄海和渤海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大连的纬度和我国北方最大河流黄河的“几字形”中的“横”纬相当。如果能够在大连的气候环境下建设海底隧道,也就意味着具备了在国内任何水系建设沉管隧道的能力。中交一航局的专家们通过大量测试,建立了极寒环境下的混凝土模型,用于混凝土结构百年耐久性的预测。同时,围绕工程“百年标准”的质量要求,通过大量试验,解密了极寒条件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密码,以及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极限值。

  海底隧道的北出口位于老甘井子地区,南出口连接着繁华的中山区,向南直达港湾广场和东港,向西可以直接进入疏港快速路。对于北岸的一老(老甘井子)一新(钻石湾)和南岸的中山区而言,这条海底隧道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行时间缩短至5分钟,其社会意义更加不言而喻。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项目建设还要考虑城市规划和既有建筑,为了保护大连港原有地貌、减少南北两岸的拆迁工作,沉管隧道的优势充分凸显。与矿山法、盾构法相比,沉管法隧道在海底的埋深更浅,可以减少隧道陆域连接段里程,这就意味着大连湾海底隧道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土地占有率,既减少了拆迁量,又为今后城市布局提供更大空间。

  书写沉管隧道建设领域“中国速度”

  随着8月5日大连湾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E18管节顺利完成安装,20个月完成18个航母级沉管精准安装任务,创造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安装速度最快、用时最短的新纪录,书写了沉管隧道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世界跨海沉管隧道施工领域的领先优势。

  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的又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环保要求高的超级工程。工程海底沉管段全长3035米,由18节沉管组成,其中,标准管节重约6万吨,相当于中型航母的排水量,曲线段曲线半径达到1050米,为国内曲率最大、半径最小的曲线段沉管隧道。本次安装的E18为全线最后一个管节,安装位置处于E17管节和最终接头之间,管节首尾净距仅1米,必须采用“填空”法安装。面临施工水域最狭窄、系泊工艺最复杂、安装空间最小、沉放控制难度最大、撤船工序最繁琐、尾端GINA保护难度最大等6项安装难度“之最”,也使得E18管节成为全线安装难度最大的一个管节。

  项目团队根据现场情况多次优化锚系布设方案,合理调整带缆位置和顺序,优化系泊流程并对管节安装完成后的后续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为管节顺利安装扫清障碍。5日6时,沉管浮运工作正式启动,23时26分,经过约17.5小时的紧张施工,E18管节安装对接工作顺利完成。测控系统显示,E18管节安装精度符合设计及验评标准,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浮运安装圆满“收官”。

  分段施工 陆域工程基坑开挖完成

  大连湾海底隧道南岸陆域工程作为整个海底隧道体量最大的市政交通工程,主要功能是海底隧道由北向南上岸后衔接各市政道路的重要纽带。为分散交通压力,采用两级分叉、三向分流的交通组织策略,共设置三处出入口。施工区域位于进出东港商务区核心道路,周边分布繁华商业区、居民区、旅游景区及各类企事业行政单位,且地下管网极其丰富。为最大程度保证交通便利,尽可能减少对市政交通的影响,畅通周边市民出行,项目施工团队将陆域工程分为7个施工区段进行分段施工。此次完成的项目基坑为“咬合桩+内支撑”结构型式,最深达16米,宽达45米,土方开挖及外排共计约36万立方米。

  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及工期要求,负责施工的海隧陆域项目部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加强细节管控、注重复盘提升,克服了外协征迁、交通调流、新冠疫情等诸多难点影响,同时联合交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实行3次大型交通导改,新建导改路4条,接线道路3条。施工期间,项目团队迁改数十条管线,涉及天然气、污水、供热、电力、给水、涉铁等,成功解决人民东路下穿地道段跨铁施工、隧道匝道登陆段涉铁迁改,以及隧道主线段交通导改调流等重难点问题。同时积极采用管线腾挪架设、移位避让防护等管线临时迁改的方式,保证基坑开挖施工进度,全力推进各施工段作业面提前形成。

  光明路延伸工程立交桥直通后盐高速口

  光明路延伸工程为南北走向,位于大连市东北区域,穿越甘井子区。起点与海底隧道工程相连,向北终点为201国道,全长约6.9公里。建设标准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南与海底隧道相连,向北以桥梁上跨梭鱼湾20号路、甘井子火车站10条铁路线,与东方路形成全互通立交,联系金三角、泡崖居住区、生态科技城和未来大石化改造区;以分离式地下隧道下穿大石化医院和大连石化有机合成厂,隧道全长约2公里;与中华路形成全互通立交,联系华南商圏、生态科技城和龙头石区域;与振连路形成全互通立交,联系泉水居住区和开发区、大窑湾高速、鹤大高速;最后上跨201国道向北预留连接202国道的接口,并与201国道形成全互通立交,连接金州城区和沈海高速。

  目前,光明路隧道西线累计进尺1322.1米,累计完成91.2%;东线累计进尺1337.6米,累计完成92.3%。光明路桥梁工程桩基已完成503根,占比83.9%;墩柱已完成268座,占比69%;现浇梁已完成51联,占比49.5%;转体桥1座已完成;跨201国道钢箱梁加工制作已完成。

  将成为连接主城区新市区的快速主干路

  大连的城市地理特点使中心城区(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空间发展形态大体上呈“C”状,由于被大连湾分隔,南北方向通道少,老市区进出交通“瓶颈”问题突出。随着香炉礁物流园区、东港商务区和梭鱼湾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大连湾地区已逐渐成为吸引商业投资和市民居住的黄金地带,但因为该区域的原始交通条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给商业开发和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是落实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大连湾南北两岸的联系,拓展大连市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大连经济发展,早日实现“钻石港湾”的“两岸一体化”的需要。建成通车后,将与光明路延伸工程及已竣工的光明路、振连路成为又一条进出主城区、连接主城区与新市区的快速主干路。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谈

  • 第七届进博会丨进博会上的“非洲之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