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可通过亲吻传播的疱疹病毒怎么防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可通过亲吻传播的疱疹病毒怎么防

来源:北京日报2022-08-17 09:47

  张田勘

  亲吻是人表达爱意的方式之一,但亲吻尤其是对孩子的亲吻,却可能诱发严重疾病,甚至死亡。近日,国内外分别有一位儿童因被家人、亲戚亲吻感染疱疹病毒,其中一患儿不幸离世。近年来,这类事件时有发生,提醒大人慎重亲吻孩子的科普文章也不少,然而一直没能引起多数家长的重视。今天我们来说说,疱疹病毒为何会与亲吻扯上关系?这种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怎样才能做好预防?

  1.已知8种疱疹病毒可感染人类

  近日,国外一名4岁女孩被妈妈亲吻后,脸上出现了小红疙瘩,随后发展到全身。医生诊断为疱疹病毒感染,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最终女孩恢复了健康。然而,另一名患儿就没这么幸运了。前段时间,中国广东一名5岁男孩参加家庭聚会时被大伯亲了几下,随后孩子脸上开始长小红疙瘩,全身出现多处小红斑。家长以为是上火,给孩子抹了消炎软膏,几天后才去当地医院诊治,半个月后孩子不治身亡。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这两个孩子都是因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而患病。

  疱疹病毒其实是一大类病毒的统称,已被人类发现的有115种,均为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其中只有8种能够感染人类,因而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HV)。在这8种病毒中,有一种是引发水痘的病毒,称为带状疱疹病毒;有两种是单纯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还有5种分别是爱泼思坦-马尔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以及人类疱疹病毒 6 型(HHV-6)、7型(HHV-7)和8型(HHV-8,也称卡波斯肉瘤疱疹病毒KSHV,免疫缺陷患者容易感染)。

  引发人们患病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它们属于α疱疹病毒科,是一类历史悠久的疱疹病毒。其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还是世界上流行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尤其容易感染儿童。

  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通过口对口接触传播,造成口腔内或周围感染,如口腔疱疹。前文提到的两个患儿就是感染了这种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则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可造成生殖器疱疹,且感染这种病毒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2.亲吻是主要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单纯疱疹病毒是通过人与人的亲密接触,如亲吻,或沾染病人、病毒携带者的黏液、衣物等进行传播。

  总的来看,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的早期症状是水疱或疮口部位瘙痒、灼烧、刺痛,随后发展为有疼痛感的红疹,有时伴有腺体肿大、发烧和身体疼痛。这些症状可反复出现,频率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流感样症状,如发烧、头痛和肌肉疼痛。此外,该病毒还能引起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唇疱疹、疱疹性脑炎和皮肤疱疹性湿疹等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2型通过性传播,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无菌性脑膜炎是并发症之一。不过,生殖器疱疹可能因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

  亲吻不只是会引发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感染,还可导致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感染。6型和7型属于β疱疹病毒科,主要通过亲吻和唾液传播,除了感染伴侣之外,比较普遍的是引起婴幼儿感染,医学上称之为婴儿玫瑰疹(即幼儿急疹),其临床特点是婴幼儿高烧3-5天,随着发热消退出现皮疹(包括无症状的粉红色斑疹和丘疹)。

  3.无法彻底治愈易复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现有约37亿名50岁以下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4.91亿名15岁至49岁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者。从数据上来看,疱疹病毒患者这个群体是很庞大的。

  曾经,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的具体途径比较隐秘。后来,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人们了解到病毒感染人的基本方式——人传人。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所以该病毒引发人群感染的现象极为普遍。可问题是,不少人声称自己并没有听说过身边有这种患者。这两者并不矛盾,原因是初次感染疱疹病毒的人群中有80%至90%为隐性感染,大多无明显症状,少数人为显性感染,常见症状是黏膜或皮肤局部的疱疹,尤其是嘴唇黏膜疱疹。

  感染者经过治疗(如用抗病毒药)和通过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会清除和抑制大部分病毒使症状缓解。虽然表面上痊愈了,但未被清除的病毒仍然可以通过感觉神经纤维到达感觉神经节,并长期潜伏在神经细胞内。这些病毒在较长时间内不复制,也不引起症状,甚至对抗病毒药物不敏感。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于骶神经节。

  然而,当病毒携带者出现疲劳、心理应激、患上其他疾病(如感冒)等情况时,由于身体免疫力降低,此前潜伏的疱疹病毒就可能被激活,并沿感觉神经纤维行至末梢神经支配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内重新增殖,引起局部疱疹复发。

  总而言之,疱疹的发病存在多种原因:一是体内潜伏有病毒,在免疫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发病;二是病毒携带者在发病或没有发病的情况下,亲吻伴侣和孩子,把病毒传染给他们,尤其是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

  4.父母少献吻 孩子更安全

  无论对于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还是其他类型疱疹病毒感染,至今都没有特效药物。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服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只能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不能防止再次感染。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痊愈,不需要特异性治疗,如伴有并发症,对症治疗即可。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针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的疫苗,如果能获得突破,未来就可以像预防宫颈癌接种HPV疫苗一样预防疱疹。当前我们应对疱疹,主要还是注重预防,有一些方法可以参考。

  首要的是不轻易亲吻孩子,即便是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至亲之人,也要避免亲吻。想要表达爱意,可以贴贴面颊或者亲吻一下头部,千万不要嘴对嘴亲吻。同时,父母要教会孩子礼貌地拒绝他人的亲吻,如果有人向孩子索吻,就回应一个飞吻。人体口腔中的微生物多达700种,不仅有外来的细菌、病毒,还有大量的内源性微生物菌群寄生在口腔中。一次持续10秒钟的亲吻,会造成大约8000万口腔微生物的迁移。因此,患过疱疹、正在感冒并患疱疹、患有皮肤病或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人,不仅要避免亲吻孩子,还要避免亲近孩子。携带幽门螺杆菌、患有呼吸道疾病、吸烟、喝酒、化浓妆的人,也要避免亲吻孩子。

  此外,勤洗手是防止疱疹病毒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父母给孩子换完尿布后、准备食物前,都要洗手,孩子也要做到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接触食物和口鼻。另外,大人和孩子的物品应分开使用,如毛巾、脸盆、餐具、水杯等,可以减少包括疱疹在内的病毒感染孩子的风险。

  延伸阅读

  疱疹世代传播 根源或在亲吻

  疱疹病毒,尤其是感染全球约42亿人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究竟来自哪里?

  过去,研究人员对疱疹的遗传信息只能追溯到1925年。而且,在能感染人类的8种疱疹病毒中,任何一种病毒感染后对于人类而言都是终生的。虽然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毒的自我复制,获得表面治愈,但残余病毒仍然会继续潜伏。

  研究人员开展了新的研究。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大约3000个考古点中筛选古代人患疱疹后留下的病毒DNA样本,其中发现了4份疱疹病毒,都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因为1型病毒通常经过口腔感染,因此可以在患有牙龈疾病、脓肿或吸烟的人身上发现残余病毒。4位感染者均生活在1000年前,距今最久远的遗骸是一名俄罗斯成年男性,死于1500年前,其他三具遗骸分别是荷兰的一名年轻男性、英国的一名成年男性和女性。

  研究团队对4位古代患者的疱疹病毒DNA测序,以寻找他们染上的病毒之间的遗传特征差异,并计算出当今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突变率。结果表明,至今仍然困扰人类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出现在青铜时代,那时是人类从欧亚草原迁移到欧洲之后人口激增的时期。

  研究人员认为,每种灵长类动物都有某种形式的疱疹,疱疹病毒一直伴随着人类。不过,大约5000年前发生了一些事件,导致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感染率超过了其他类型的疱疹病毒,这种情况可能与人类当时已经发展和流行的亲吻习惯有关。虽然不能明确考证人类的普遍亲吻行为起于何时,但进入青铜时代后,接吻变得更加普遍是个事实,由此推断其导致了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和其他类型疱疹在人类身上的潜伏以及世代传播。当然,这个结论还有待挖掘更古老残骸中的病毒DNA并检测基因组来证实。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黄河水润枸杞红

  • 重庆:“健康夜市”义诊活动为群众健康服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