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排查数据、流调溯源…丰台疫情防控一线有群“守夜人”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排查数据、流调溯源…丰台疫情防控一线有群“守夜人”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2022-06-22 22:34

  24小时值守把好小区“入口关”、连夜排查数据开展流调、强化夜间执法整治“不打烊”……在丰台疫情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人,在晨曦里、夜幕下,守卫着城市的安全,护卫着群众的健康,他们就是防疫一线的“守夜人”。

排查数据、流调溯源…丰台疫情防控一线有群“守夜人”

  丰台区各市场监管所连夜对辖区“七小”门店开展专项整治

  24小时值守把好小区“入口关”

  “先生,请您扫码测温、出示出入证……”此时已是凌晨3点,青塔街道社区干部刘楠楠像往常一样在大成郡小区门口值守,提醒晚归的居民配合做好“四件套”查验,他捶了捶腰,提了提声音,嘱咐了一句“天黑,您注意看着点路!”

  在青塔街道的65个小区出入口,和他同一时间值守的,还有市区下沉干部、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在职报到党员、志愿者和物业保安等。疫情期间,青塔街道统筹部署小区卡口值守工作,抽调人员力量下沉各社区村居住小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落实卡口值守测温、扫码、核酸查验、查验出入证“四件套”,各口坚持24小时轮岗在位,确保小区扫码进入、不漏一人。同时,“人防+技防”同步升级,根据实际条件使用人脸识别、门卡识别或出入证管理,全面配置红外线测温等设备设施。

  “夜里来往的人少,容易犯困,还经常有蚊子,我就不断溜达让自己醒醒盹,每天朋友圈步数都能到前三甲!”下沉干部高宏亮说道。小区出入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也是维护居民健康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在丰台区各个小区出入口,都有像刘楠楠和高宏亮这样的专人24小时做好值守和查验工作,他们坚守岗位守好小区关口,构筑起辖区防疫安全屏障。

排查数据、流调溯源…丰台疫情防控一线有群“守夜人”

  青塔街道24小时值守 把好小区“入口关”

  与病毒赛跑 大数据排查一分钟也不能等

  “今晚务必核查到位!”午夜时分,敲击键盘声此起彼伏,拨号、询问、记录、统计、汇总、上报,整个办公室气氛紧张、灯火通明,这样的工作情景在看丹街道疫情防控办公室经常上演。

  “根据大数据信息釆集系统显示,您近期到访过风险点位,请您回忆一下您是哪天去的?…”已经是夜里1点多,在万千灯火熄灭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之时,看丹街道防控办的工作人员周键还在挑灯夜战,紧锣密鼓地处理各项工作。

  除大数据排查外,周键还需要处理密接转运工作,这是一项分秒必争的任务,快一点就能为疫情的有效阻隔多出一份力。接单、与所属社区联系、核实本人信息、联系转运等,周键在短短半小时内便完成了转运的前期工作。

  大数据排查是政策落实、人员管控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排查工作就是与病毒的一场赛跑,只有跑赢病毒,才能“围追堵截”,斩断疫情传播链条。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核实密接与次密接人员数据、大数据排查、配合疾控中心做流调工作等“多、紧、难”的工作便是丰台区各个街镇防控办工作人员的日常,他们每天都要以电脑中汇集的成千上万条信息和表格为伴,从海量数据和点滴细节中寻踪觅源,每天要拿着早已发烫、充电数次的手机完成“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接触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等上千次的询问。防控办工作人员实行轮岗制,因为数据与管控口径随时都会更新下发,疫情发生不分白昼黑夜,所以必须24小时在岗在位,随时待命。

  数据排查同志们说:“大数据排查工作虽然烧脑费眼,但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大家都抱着就是不睡觉,也要尽快完成任务的决心,为的就是快病毒一步。”

排查数据、流调溯源…丰台疫情防控一线有群“守夜人”

  连夜进行大数据筛查,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工作。

  流调溯源以快制快

  5000多条轨迹信息抽丝剥茧锁定感染源

  “社会面10混1阳性人员之一张某某单采核酸检测阳性,请立即开展流调工作!”6月12日晚上11点49分,邓玲流调小分队接到流调任务,她立即带领4名队员连夜开展流调溯源工作。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小邓有条不紊的安排队员们开展流调工作,联系各方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衔接。队员们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小刘立即联系病例,初步沟通后让其提供微信及支付宝记录,公安小张通过病例的微信及支付宝记录、扫健康码记录询问病例活动轨迹及接触人员,老李记录并整理文字信息,小董及时整理病例风险点位及密切接触者,公安小李和小朱对病例的同住密接进行流调。在大家通力合作下很快就锁定了病例的风险点位及风险人员并递交给了相应的负责人,迅速开展风险点位封控及密切接触者转运隔离。

  但在与病例沟通过程中发现,病例没有到过天堂酒吧及接触过天堂酒吧风险人员,病例日常活动轨迹仅限于到周边的菜店和在小区附近遛弯,询问到的行程轨迹和近期其他的病例也没有交集,因而使得病例的感染来源分析陷入了僵局。

  这时公安小张又仔细地查看了病例3个手机号共5000多条轨迹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病例某日经过的路线正好在其他病例的附近。随后把这个重要线索提交给了公安部门,公安部门查看了病例活动路线的监控,发现6月8日病例路过某宾馆门前的时候没有戴口罩并且揉了眼睛,而就在1分20秒前,确诊病例满某也正好路过此处,并且没有戴口罩,病例张某某感染来源的迷雾最终被拨开。

  只有尽快确认风险人员活动轨迹,并将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风险场所等全部排查出来,才能为后续科学管控打好基础。据了解,为了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丰台区成立8小时涉疫风险人员应急处置指挥部,坚持用好“8小时快速处置机制”,设立风险研判、封控管控、隔离转运等工作组,加强部门联动,做到随判随发、随接随控、随控随报、随报随查,抓实抓细涉疫流调、信息横传、落地管控、隔离转运全流程各项工作。

  夜晚专班的灯经常一亮就是一夜,新的流调数据横传过来,各个工作组立刻响应行动,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和噼啪作响的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大家为流调溯源的信息复核、研判、处置工作忙碌着,用专业、速度的态度和担当与病毒较量。

排查数据、流调溯源…丰台疫情防控一线有群“守夜人”

  现场排查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开展排查工作

  强化夜间执法力量

  开展“七小门店”“三类场所”专项检查和整治

  “考虑到夜间人流量的增加,我们有针对性地对餐饮店集中区域、人流密集区开展‘徒步+车巡’相结合的巡查方式,督促辖区商铺严格遵照疫情防控规定规范经营。”晚上11点,丰台城管执法局执法六中队队长魏玉琳正在和队员们一起在辖区巡查,调度属地综合行政执法队重点开展餐饮单位疫情防控、占道经营和无照游商等街面环境秩序整治工作,积极劝阻人员聚集、未佩戴口罩等情况。魏玉琳表示,“我们一定严查各项违法行为,保障居民安心舒适的休息环境,做好城市的‘守夜人’。”

  为做好“七小门店”和“三类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丰台区连夜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夜晚是便民菜店、药店等经营场所消费高峰,不少群众在这个时段进店消费。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彻底堵死夜间疫情防控漏洞,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夜间依旧坚守岗位,对辖区“七小”门店开展专项整治,检查经营主体是否严格落实入口和人员管理,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对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经营主体采取“熔断”措施,责令其立即停业整顿,与在营菜店、药店签订企业疫情防控责任书,下发行政提示书,督促经营主体维护好封管控区域市场价格秩序、加强民生商品质量管理。

  丰台城管执法系统强化夜间执法力量部署,全力加大对全区域的巡查管控,督促辖区单位、商户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严厉打击无照游商、店外经营等各类违法行为。(贺勇)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拜登

  • 2024乌镇峰会氛围感拉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