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武汉将新建11家公立综合医院 2025年每千人医疗床位达8.8张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武汉将新建11家公立综合医院 2025年每千人医疗床位达8.8张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2022-05-16 13:28

  5月13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明确继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全市将新建公立综合医院(院区)11家、迁建2家,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8.8张规划。

  优化调整综合医院

  “十三五”期末,武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计6446个,其中医院362个。《规划》提出,武汉将优化调整综合医院数量和规模,有序引导规范部分公立医院重组改建,支持社会资本优先在南湖、常青、徐东、后湖、杨春湖等人口密集、医疗资源较薄弱的地区举办综合医院,原则上每个区至少建成1家三级综合医院,每个综合组团至少建成1家二甲综合医院,全市新建公立综合医院(院区)11家、迁建2家。

  《规划》明确,要做强市办中医类医院,推进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二期)和药学基地迁建,推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盘龙城医院及中医药传承中心建设,新建、迁建区级中医医院各1家,江夏、蔡甸、新洲、武汉经开区中医医院力争达到三级标准。到2025年,建设中医特色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创建5—10家国家、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达到90%以上。

  《规划》提出,将提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儿童医院、肺科医院等现有专科医院诊疗服务能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依托同济医院、省人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儿童医院等,规划合适区域,新建一批康复、肿瘤、精神、妇幼生殖医学等高水平专科医院;扶植协和医院、第一医院、第三医院等的质子诊疗、皮肤病、烧伤等特色重点专科,建设“院中院”专科品牌,全市新建公立专科医院(院区)6家,迁建公立专科医院1家。

  开展国际化医院建设

  随着武汉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深入推进,武汉国际化医院发展面临不足,《规划》提出,在长江新区、光谷、车谷等地优先布局1—2家国际医院,确定4—5家医院开展国际化医院建设。创新建设环香港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医学城、长江新区国际医学城等医疗综合体,加快推进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省人民医院重离子诊疗中心建成投用,持续推进光谷生物城、后官湖康养小镇建设,打造健康消费新城。

  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实验楼建设,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站及研究生院教学实践基地,加快市职业中毒卫生应急综合楼建设。

  精神卫生防治方面,新建市精神卫生中心二七院区心理康复楼、市武东医院心理康复大楼、市武昌医院南湖院区心理康复楼。

  妇幼保健方面,加快建设武汉儿童医院西院暨武汉经开区妇幼保健院、武汉儿童医院光谷院区、武汉儿童医院妇幼综合楼、光谷同济儿童医院等项目,推进区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建设110个网络急救站

  武汉市提出,将建设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农村30分钟急救圈体系,实现院前和院内急救一体化,各区建设独立的区级急救中心,全市建设110个网络急救站。

  《规划》提出,中心城区依托二级以上医院及其医联体建立急救站点,站点数不少于70个;新城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直属急救站点,也可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站点,站点数不少于40个。到2025年,新城区急救中心全部实现独立运行。有条件的医院建设医疗直升机停机坪或者临时起降点,建成空中急救站3个,水上急救基地2—3个。

  婴儿托育方面,新、改、扩建100所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每个区建立1所区域综合托育指导中心,按照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标准,支持设立普惠性社区托育机构。发展家庭托育点,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者联合举办的方式建设工作场所托育点。到2025年,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其中普惠托位2.7个。

  《规划》提出,武汉将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长效签约机制和联系制度,推动医养联合体和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达标,每个区建设1—3家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

  每千人医疗床位8.8张

  《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8.8张规划,其中医院7.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5张,其他0.05张。在医院床位中,公立医院每千人口床位数原则上不超过5.6张,按照不低于2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空间。

  《规划》明确,增量床位优先向传染病、重症、精神、康复、护理等短缺领域倾斜。到2025年,每千人口床位数按公立中医类医院0.85张、精神科0.78张、康复0.42张、护理0.4张、重症0.5张床位配置。

  到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4.74人、注册护士达到5.2人,全市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达到1人。

  精神卫生机构按每10万常住人口配置5名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市、区两级精神病防治机构均需配置专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按照每万人口配置1.3—1.5名急救医护人员。值班急救救护车按照4—5名/辆的标准配备随车人员,包括院前急救医生、护士、担架员和驾驶员。

  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人员按要求配备,寄宿制学校或者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当配备保健教师或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者担任。

  探索一码看病、无卡就医

  《规划》明确,武汉将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武汉),加快市区一体化平台建设,建成公共卫生云、基层医疗云、医疗服务云、药事服务云、中医药云等业务应用云。

  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到四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五级及以上标准。

  《规划》指出,建设互联网总医院,打造全国卫生健康服务的“淘宝”总部。建立全市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加快建好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检验中心和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等,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完善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功能,向远程门诊、远程放疗、远程病理、远程影像、远程质控等延伸,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

  武汉市提出,进一步提升“数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水平,探索实现一码看病、无卡就医,推进医疗、妇幼、疾控、医保等纵向信息系统功能协同与整合。《规划》明确,将普及电子健康卡,推动其与电子医保卡和支付凭证“三码融合”,拓展“武汉健康云”客户端应用功能,提供生命全周期和就医全流程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服务。(何佳薪 陈星宇)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藏山南萨热路跨江大桥建设进展顺利

  •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