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535个县建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全国535个县建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来源:人民日报2022-02-25 10: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全国535个县建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小病不出县 就医负担轻(健康焦点)

  本报记者 申少铁 乔 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5日 第 19 版)

  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要求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19年,国家卫健委在全国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目前全国已有535个县建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医疗服务效能提高,县域内就诊率超90%。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情况如何?群众就医负担是否减轻?日前,记者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和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进行了采访。

  人财物管理一体化

  总医院发挥龙头优势,以基层为重点,加强管理,推动县域医疗资源下沉

  家住尤溪县联合镇的村民老蔡,患有多年的血小板增多和贫血症。2021年7月,老蔡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头晕目眩,家人将他送到尤溪县总医院血液内科。经过8天住院治疗,老蔡的病情得到控制。

  出院后,老蔡回到家里康复。尤溪县总医院联合分院(原联合镇卫生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出家庭医生团队上门给老蔡检测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指导用药,并做好饮食营养搭配等健康生活方式宣教。经过几个月的居家康复,老蔡精神好了许多,也能给干活的妻子搭把手。老蔡在县里就能看好大病,这在以前不可能实现。过去,他一发病就要到100多公里外的福州市大医院治疗,费时费钱费力。

  2017年4月,尤溪县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破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行政壁垒,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原县医院和县中医院组建尤溪县总医院,下辖15个分院(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全县44.47万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尤溪县总医院院长杨孝灯介绍,总医院发挥龙头优势,以基层为重点,加强管理,推动县域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县、乡、村的人事、财务、药械、业务、绩效、信息、养老“七统一”管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以联合分院为例,总医院派出业务院长,适当增补人员,并定期选送分院医务人员到总医院进修。分院内部改革力度不小:成立住院部,按照就诊量合理设置卫生机构床位数,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按时完成病历书写;完善手术室软硬件建设,添置手术相关设备及耗材,由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统一配送手术器械,开展相应的手术治疗。

  2017年3月,阳曲县成立医疗集团,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纳入一个“盘子”中,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按照山西省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要求,阳曲县医疗集团内部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

  “为了促进人财物管理一体化,我们在‘六统一’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重点突破。”阳曲县医疗集团负责人王海娟介绍,原来10个乡镇卫生院各自有法人,经过整合后只有医疗集团一个法人单位,便于管理。协调人社和编办部门,进行备案制人员管理。新入职的医务人员,无论是在县级医院或乡镇医院,在待遇、社保方面都是一把标尺,和此前已在职人员相比,除了一张编卡的区别,其他都一样。

  医保基金打包支付

  倒逼总医院管理好本院和分院的医疗行为,降低患者就医负担,避免医保基金浪费

  “在县医院就看好了心脏病,花钱不多,以前想都不敢想!”阳曲县黄寨镇北郑村的赵大爷今年67岁,前不久干活时突然胸口疼痛无法站立,随后出现昏厥。赵大爷被送到阳曲县人民医院救治。经过多项检查,赵大爷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过安装心脏起搏器、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赵大爷病情得到缓解,顺利出院。赵大爷算了一下,这次看心脏病总共花费8.2万元,医保报销了绝大部分,自己实际只花了7352元。

  阳曲县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泽谕介绍,从2018年开始,阳曲县实行“总额打包付费”的医保支付办法,规定住院费用超支10%以内,医保资金和医院各负担一半;超支10%至20%,医疗集团负责70%的超支费用;超支20%以上,则由医院全部承担。

  从2019年开始,阳曲县的医保资金连年出现结余。去年,阳曲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达55.3%,比上年提升10多个百分点。“阳曲县紧挨着省城太原,县医院住院率能达到这个数字颇为不易。”王泽谕说。

  尤溪县实行县域医保基金按人头按年度总额打包支付。2017年起,尤溪县以总医院为单位,每年根据辖区内参保人数实行县域医保基金总额打包支付,建立“总额包干、超支自付、结余归己”的原则,年终结余基金一部分直接纳入总医院工资总额,用于提高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薪酬,另一部分用于提取抗风险基金、弥补医共体发展资金等。

  2018年起,尤溪县实行住院费用按全病种收付费改革,不设起付线,取消封顶线,参保患者在县级医院、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分别按病种由医保基金定额报销70%、80%,患者自付30%、20%,实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同级别医疗机构“同病、同治、同质、同价”。

  为了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尤溪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控制和“堵浪费”监管长效机制。将各项控费考核指标管控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结合上级考核目标要求,合理制定县级医院各科室和各分院控费考核指标。每月考核、动态监测,将控费情况纳入工作质量考核指标中,考核结果与医生年薪挂钩,督促医生规范诊疗行为,防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尤溪县总医院副院长詹承朝说,在医共体内部实行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制度和收付费改革,倒逼总医院管理好本院和分院医疗行为,降低患者就医负担,避免医保基金浪费,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此外,辖区内群众少生病,医保基金有更多结余用来奖励医务人员,使得医共体更有动力去做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真正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提升村医服务能力

  组织村医参加线上线下培训,选送村医到总医院进修、学习,村医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闺女,我经常头晕、心慌,你给我开点药吧。”69岁的刘大娘来到阳曲县大盂镇棘针沟村卫生室,抓住村医史润珍的手说。史润珍给刘大娘量血压,发现血压偏高。稳妥起见,史润珍在3天内连续为刘大娘测量了3次血压,最终确诊为高血压。史润珍随即给刘大娘开了转诊单,并把她列入慢病管理重点人群。

  在棘针沟村村委会院子里,卫生室干净整洁。今年51岁的史润珍以前是民办教师,2013年加入村医行列。后来,她考取了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刚当村医那会儿一个月收入只有800元,现在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每个月3000元左右。有了助理医师资格证书,还多加300元!”待遇提升了,史润珍工作更有劲头。村里580个常住村民的健康状况,她了如指掌:“我们村65周岁以上的老人71个,高血压患者56人,糖尿病患者14人……”

  阳曲县医疗集团成立后,投资700多万元对所有村级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按照40平方米建筑面积、6个区域的标准设置,配有健康一体机、智能手机、电磁针疗仪等设备。目前,阳曲县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改扩建,棘针沟村卫生室就是其中之一。

  王海娟说,村医是县域医共体的重要一环。村医覆盖面最广,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医疗集团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偏远地区补助等薪资结构改革,逐步提升村医待遇和服务能力。此外,通过帮助村卫生室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和信息化系统,促进县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蒋坑村卫生所位于尤溪县坂面镇蒋坑村村委会,建筑面积80平方米,内设诊室、药房、治疗室、健康教育室等,聘有2名村医,负责全村1778名常住村民的健康管理。卫生所配备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脑卒中及后遗症等20余种报销率100%的慢病药品,中药饮片270多种,中成药30多种,西药110多种,基本可以满足村民日常用药需求。目前,蒋坑村有常住慢病患者46人,全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尤溪县总医院的分院对村卫生所实行统一管理:村卫生所由镇政府、分院统一进行规范化建设;村医统一由分院实行乡聘村用,建立人事档案,空白村由分院协调临近村医巡诊;分院设立村卫生所药库,村卫生所药品由分院统一采购;分院每月举行村医例会,培训、规范村医行医行为,保障村卫生所医疗安全,督促村医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院统一制定工分制绩效考核方案,村医工资由总医院发放等。

  杨孝灯介绍,尤溪县总医院在各分院组建20支服务团队,每个月定期驻村卫生所开展基本医疗及慢病管理工作,规范诊疗服务,确保医疗安全。此外,总医院不定期组织村医参加线上线下培训,选送村医到总医院进修、学习,村医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村民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为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治疗常见病和治未病的作用,尤溪县总医院成立了中医药健康管理部,在全县开展县、乡、村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在各村卫生所,配备标准化的中医治疗设备,并组织村医培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 坐着高铁吃烤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