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宏斌主任医师,带您了解慢阻肺这个“不动声色”的健康“杀手”。
“慢阻肺就是人们常说的‘老慢支’和‘肺气肿’。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伴有咳、痰、喘等症状。”陈宏斌介绍,慢阻肺早期症状通常为慢性咳嗽、咳痰,也有少数患者在劳力后出现胸闷症状。当感染诱发急性加重时,患者也会出现发热,痰量增多及黄绿脓痰。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活动耐力受到影响,重度患者甚至稍动即喘,生活无法自理。
陈宏斌表示,慢阻肺存在“三高”和“三低”的特点。“三高”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由于慢阻肺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特别是吸烟的患者,常常认为吸烟后有点慢性咳嗽很正常,殊不知这可能已经是慢阻肺的早期表现。
陈宏斌谈到,慢阻肺发病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吸烟是最大的危险因素,而且吸烟的年龄越早、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被动吸烟也能导致慢阻肺。另外,空气污染、烹饪油烟及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等,也可能增加慢阻肺发生的风险。
“慢阻肺是可预防可控制的疾病。”陈宏斌表示,预防慢阻肺最主要的是戒烟,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不吸烟者要尽量远离吸烟环境,避免被动吸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及油烟等;空气污染及雾霾天气时要加强防护;预防感冒,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长期吸烟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等慢阻肺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