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泰顺氡泉小镇】这一泡,氡泉是养生的“新体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泰顺氡泉小镇】这一泡,氡泉是养生的“新体验”

来源:泰顺发布2023-09-15 18:02

  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

  纵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今年7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是吹响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集结号。

  这个铿锵号音之于泰顺而言,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的信心决心。全力以赴打生态牌、吃旅游饭、走共富路的泰顺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新风口,“矿”“泉”“水”,“山”“茶”“花”,“红”“桥”“村”,“泰”“顺”“人”等稀缺自然资源和厚重人文底蕴被赋予新的生命和使命,为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其中,一大动力便是泰顺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康养佳品——氡泉。这个伴着时光成长、迎着山风流淌的神奇资源,不仅动情讲述着泰顺3000年历史文化与亿万年地质运动交织演绎的温暖故事,而且诠释着生态之县和氡泉之地的绝无仅有、不可多得,让人在探秘沐浴氡泉之时感受康体养生的全新体验。

  行走在雅阳镇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满目苍翠总叫人心旷神怡,云雾缭绕又使人仿佛在画中神游。向着华东第一大峡谷谷底探秘进发,延绵陡峭的石阶更加彰显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资源稀缺。从1973年浙江省水文地质大队地质科考发现泰顺雅阳承天温泉热矿水含氡,命名“氡泉”至今,50年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泰顺氡泉始终品质不变、持续升温,不仅为擦亮“浙南明珠、最美山城”奉献炽热赤忱,更为浙江充分发挥好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提供县域实践和山区样板。

  为了守护好氡泉稀缺资源,泰顺早在1992年就设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守泉护泉,又在1997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全省乃至全国唯一保护地热资源为主的保护区设置来筑牢资源守护“铁栅栏”。后来,泰顺承天氡泉在2001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浴用医疗热矿水,2013年被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认定为AAAA级温泉,2021年又被浙江省矿业联合会评定为AAAA级温泉,成为享誉全省的上升温泉、养生药泉和上等名泉。

  氡泉养生,在于“涵养生态”的坚守体验

  好山好水出好泉。氡温泉从溪滩岩缝奔涌而出,自然离不开绿水青山滋养孕育。放眼1897公顷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群山巍峨为温泉跳跃挺起脊梁,层林叠嶂为氡水永续保驾护航,似乎每一座山、每一棵树都在放哨站岗,只为一泓清泉把“浙南明珠”点亮。

  这样的守护就好像对待挚爱般宠溺,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仅小心翼翼,而且真心实意。特别是作为全省守护地热资源保护地的唯一和全县6个保护地之一,泰顺对氡泉的爱意早已升华成对那山、那水、那人的独特情谊,也不断渗透在对待一草一木的悉心呵护。这里严格落实保护地政策,实施生态系统分区管理,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块实施禁入限流,就是要让温泉源头成为浙南净土,进而正本清源保障氡温泉的好品质。

  现如今,各地温泉经济持续升温,泰顺不畏浮云遮望眼,依旧保持初心不改,始终做到沉着冷静,用山般执着来守护火热溪、守好氡温泉。“守泉人”每年不少于70场次的巡护巡防之路越走越沉稳,天眼护泉更是“火眼金睛”,核查反馈卫星遥感点位风吹草动63个,总是做到“一有动静就预警、一有变化就预判、一体保护快预报”。

  氡泉养生,在于“滋养生灵”的利他体验

  明代“超级驴友”徐霞客有诗云:“一了相思愿,钱唤水多情;腾腾临浴日,蒸蒸热浪生。浑身爽如酥,怯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

  无论是在云南的腾冲,还是在浙南的泰顺,温泉都会给人“爽如酥”“妙如神”的神奇体验,而这份特殊馈赠的背后,也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偎的利他大智慧——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泰顺调研,提出“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重要指示精神的同时,也提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质地优的优势,有序开发矿产资源,着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的具体要求。这个矿产资源之一,就是“氡泉”,当年有序开发的殷殷嘱托,也变成了泰顺兼顾自然承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实践探索,走出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

  如今,泰顺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强势落地,同步成就了氡泉养人、养物、养文、养业的奇妙之旅和神奇体验。养“人”,更多体现在疗愈功效上,把氡温泉康体美肤的疗效激发出来,让奔波忙碌的人们洗尽铅华、神清气爽,在泰顺邂逅“疗愈天堂”。养“物”,则是以氡泉保护滋养生物多样,让与温泉结伴而生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得到非同一般的宠幸偏爱。养“业”,顾名思义是在温泉产业、温泉经济和整体业态上给予滋养,让滋养孕育氡温泉的神奇土地,同样能养活一方黎民,让温泉产业不仅是沐浴产业,更是创意产业、时尚产业、未来产业,是辐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领域的全能产业。养“文”,直抵心田便是氡泉文化、温泉记忆、未来创意的深挖厚植,在千年历史激荡中找寻专属于泰顺氡泉的温暖故事、温情往事、温润趣事,从而激发出特色产业野蛮生长的持久生命力。

  氡泉养生,在于“优养生命”的无上体验

  生命健康,优养优享。曾经接受过疫情洗礼的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生命至上”意味着什么,如今身处于老龄化大背景下的我们,同样嗅到了康养产业的远大前景。然而,氡温泉到底该何去何从?我想,同样要以生命为名,全周期去审视看待。

  首先,对于氡泉要优养。就是要始终扛起坚定守护稀缺资源的责任担当,再怎么“娇生惯养”都不为过,真正做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稀缺资源,让氡温泉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更加深邃的新内涵,让世人感受到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无上体验。

  第二,对于氡泉要优享。特别是要在兼顾自然承载力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高效转化,让本就稀缺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不至于“黄金卖出稻草价”。特别是要建立起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差异化、差别化的供给方案,让氡温泉始终血液充盈、精力旺盛。同步推动氡泉使用统一亮标、统一亮牌、统一亮质的规范化、标准化经营,真正让好水吸引好客、好水卖出好价。

  第三,对于氡泉,要优护。就是要始终做好氡温泉监测护理工作,定期开展温泉体检,阶段性实施养眼提升,做好水质水量水温等动态数据指标的常态化监测,进而保障氡温泉精力旺盛、持续奔涌。

  徜徉于水温水质近乎天选天造的氡温泉,我们仿佛听见了大地深处叮咚作响的美妙乐章,作为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含氡温泉和唯一上升自流泉,“顺意温泉”的“泉”心“泉”意如此纯粹,以一汪好水、一泓好泉滋养万物,激荡出山区绿色发展、绿色赶超、绿色致胜的最美涟漪。

  文字:陈祥磊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思英烈

  • 杭州亚运会|亚运头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