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900余个优秀获奖作品亮相!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收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900余个优秀获奖作品亮相!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收官

来源:看度新闻2025-07-19 15:27

  笔墨丹青是中华美学的凝练表达,更是文脉传承的鲜活载体。7月18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市文联、市少工委联合主办的“蜀风雅韵·天府丹青”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嘉年华活动在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展演,也是科技赋能古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追根溯源和价值挖掘,更是一次传统文化对公园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浸润。众多书画界大咖、名师专家、青少年书画爱好者及本届赛事优秀获奖选手齐聚一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千年笔墨邂逅AI浪潮,蓉城少年共绘时代丹青

  帷幕轻启,《墨润天府》惊艳亮相——三名舞者素纱翩跹,通过舞蹈与实时影像互动,将身体律动与书画创作过程融合,以踏步、挥袖等动作触发LED视频中的水墨晕染,最终定格为“山、水、人”剪影,构成活态《蜀川胜概图》,生动诠释了“人画合一”的天府美学意境;《万境挥毫》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男女舞者身着玄白渐变扎染水袖舞衣,以刚柔并济的肢体动作诠释书画创作,模拟“飞白技法”的虚实相生,寓意传统笔墨在时代碰撞中的生生不息。

  互动环节更是将科技与传统书画完美融合。在《智绘世运》互动现场,以“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为题,邀请8名青少年以中国画和软笔书法的形式与AI进行共创,展现出传统书画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时代魅力。“这不是冰冷的替代,而是温暖的携手。”本届书画传习大会全市决赛软笔书法类评审、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舒炯对学生与AI共创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AI拓展了传统书画表达的维度,少年们则赋予科技以人文的温度,这正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

  《书画共赏》环节对在第三届成都市书画传习大会全市决赛中斩获一等奖的软笔书法和中国画代表作品进行了集中展示,一幅幅饱含才情与匠心的佳作充分展现了蓉城青少年对传统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蓬勃创造力。本届书画传习大会全市决赛中国画类评审、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钱磊从作品的笔墨技法、构图立意及蕴含的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深情寄语青少年:“书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希望大家在笔墨丹青的浸润中涵养心性、提升审美、传承文脉。既要扎根传统,汲取古贤智慧;更要勇于探索,融入时代感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你们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书画传习”薪火相传,以青春力量续写文明华章

  在嘉年华活动现场,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市级决赛获奖名单正式出炉,包括中国画、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及教学课例推选等次奖和优秀奖在内900余个奖项的优秀书画作品惊艳亮相。

  颁奖典礼上,优秀获奖选手手中接过的不仅是证书,更是前辈名家们寄予的殷殷厚望与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画美育是重要的一环,书画传习大会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了他们对书画艺术的兴趣与热情。” 本届书画传习大会全市决赛软笔书法类评审、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兴国在嘉年华现场说道:“从这些优秀获奖作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笔下有根,心中才有魂’。少年们对传统的敬畏与探索的勇气,正是文化血脉奔涌不息的最好证明。”

  嘉年华活动不仅在书画艺术的舞台上展现了蓉城青少年的才华,更通过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在非遗体验区,少年们以“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为主题,通过书法、绘画等形式在空白书签与素扇上即兴创作,将片刻灵感定格为永恒纪念;在“#笔墨当潮”短视频挑战赛互动打卡点,大家可通过点赞互动获得由大会组委会精心准备的限量版文创周边。

  嘉年华活动的圆满落幕,意味着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正式收官。当少年们的笔触在宣纸上游走,既承接了千年墨香的温润,更在书画美育的浸润中涵养着对美的感知和对文化的敬畏。如今,文化传承的薪火正以最富朝气的姿态延续——书画美育播撒的种子,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引领他们在传习之路上持续探索,既守护传统的根与魂,更以青春笔触描绘气象万千的未来图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

  记者:何泽曦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田园到餐桌:链博会里看中外美食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