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周静泊
在百岁诞辰这一天,何康又回到了“热作两院”——他曾经奋斗过整整20年的地方。
当年,他亲身率人栽下的橡胶林,如今,已亭亭如盖;当年,他亲手奠基的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如今,已枝繁叶茂;当年,他亲自组织迁所建院的科研院所和草房大学,如今,已桃李芬芳。
将一部分骨灰永远留在这片南国热土,与自己钟爱一生、牵挂一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橡胶等热带作物发展事业长相伴,是他心底的愿望。
何康雕像。
2月23日,初春的儋州,艳阳高照,海南热带植物园内,大树参天。
这天,是何康100岁诞辰的日子。
他的亲友、同事、学生手执黄菊,在他的雕像前深深鞠躬,缅怀这位令人敬重的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开拓者、热作科教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虽然祖籍在福建福州,但何康之子何迪却说,将父亲的骨灰带回海南儋州,是魂归故里。
“爸爸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里也是故乡。”他说。
海南之于何康,缘何如此特殊?这要从一棵树说起。
20世纪50年代,天然橡胶这一重要战略资源严重匮乏。为解国防事业和国家经济建设之急,寻找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发展突破口,1952年6月,时任林业部特种林业司司长的何康南下广东、云南、广西、海南实地考察,寻找橡胶宜林地。特种林业,指的就是橡胶,这个机构是当时国家根据战略发展需要新成立的部门。
“那个年代,天然橡胶非常少,海南儋州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较大,是非常宝贵的种质资源。”何康老先生曾对媒体回忆道,1956年,当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橡胶产量和质量时,他已笃定这辈子要做好橡胶事业,便放弃司长职位,主动请缨到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当所长。1958年,因海南的自然条件对橡胶科研更有利,何康就提议迁所至海南儋州。
经过一番考察,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热作两院”,其中,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于1994年更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定址海南儋州西庆农场附近的宝岛新村。之所以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农业大学,是因为何康考虑到,科学研究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科研后备力量。
于是,1958年,何康举家迁至海南,与全院师生、科研人员一道,在当时草比人高、蟒蛇蜈蚣遍地的荒野中,建起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海南设立的第一所热带农业高等院校,开辟了3万多亩的热作基地。
“母亲总说父亲‘想得太高、太远、太爱幻想’,决定到海南来创业时,父亲在信中和母亲说:‘你又该说我爱幻想了。’”何迪回忆自己1958年和父母一起搬到儋县没多久,就遇上了台风,住的茅草房房顶被狂风刮得上下起伏。彼时尚年幼的他,吓得跑出去找爸爸时,看到爸爸正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中忙着指挥救灾。
这场强台风,几乎把当时联昌试验站所有的茅草房都刮倒了,可何康和同事毫无气馁之心,台风刚过就马上着手修葺房屋。
就是秉持着这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海南的20年间,何康与“热作两院”全体员工一道,筚路蓝缕,成功让海南岛第一代胶林产出胶水,突破了北纬15°以北的橡胶种植“禁区”,并总结经验,编纂《热带北缘橡胶树栽培》等书,开创了中国天然橡胶研究之路,又先后建起保存了大量本岛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和世界热区经济植物的海南热带植物园、聚焦热带香料饮料产业的兴隆试验站和植物园、研究椰子产业发展的文昌椰子研究所,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扎根大地的农业科研人才。
现在,距何康“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已过去65年。在这超过一个甲子的岁月里,何康的“幻想”不但成为现实,还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天然橡胶科研事业不断推陈出新。
“我们构建了涵盖育种、栽培、植保、采胶、加工、产业经济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体系,在良种良苗、高效采胶技术与机械化采胶、胶园林下经济、高端国防制品用胶等方面都取得了好进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所长黄华孙告诉记者,该所创制的一批高产、抗寒、抗旱、抗风等橡胶树新品系在全国三大植胶区的广泛种植,其中热研879的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公顷的世界最高水平。自主开发的橡胶树体胚苗繁育技术体系,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橡胶树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年生产能力超100万株。自主研发的电动割胶刀及配套技术可以使胶农降低50%的劳动强度,气刺微割和超低频割胶技术可节省割胶用工30%以上。
何康60多年前播下的种子,已扎根宝岛,结出硕果。
绿荫之下、创业亭旁,何迪在父亲的雕像边栽下油梨树——这也是何康当年从境外引进至海南,并培育扩繁的果树。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农业科研人,已接过他的使命,正沿着他开辟的道路,奋力向前。
延伸阅读>>
“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共忆首任校长何康 海大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2月22日下午,何康同志遗物捐赠仪式暨《把心交给人民》新书发布会、海南大学“开学第一课”活动之“丹心耀南疆”举行。 “儋州立业,宝岛生根!”海南大学师生共忆老校长何康,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老一辈热作人精神的鼓舞下,上好“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