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军伟 黄浩铭 黄耀滕 王楚然
该文章发布于广西云客户端头条频道新闻眼
7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发布文章《AI赋能千行百业,创新潮涌八桂大地》,全文如下:
“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今年初,在广西“新春第一会”上,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掷地有声。
彼时,DeepSeek在国内外正热浪滚滚。广西作为一个西部沿边省区,发展人工智能的底气何在?路径是什么?不论是网民还是区内外的干部群众,一时投来疑问的目光。
“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成为广西的独辟蹊径。如今,一批头部和科创企业落户广西,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试运营,千行百业纷纷拥抱人工智能,AI热潮在广西翻涌。
7月19日,广西又有大动作,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正式打响,旨在打造“赛事选拔—资源对接—产业孵化”的闭环生态,激发全社会对AI落地应用的关注与实践,唤醒人们拥抱时代的意识。
市场需求将如何激发技术创新?AI浪潮又会怎样改变生活?人们充满期待。
图为7月19日拍摄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八桂
2025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无法想象广西会以如此力度拥抱AI浪潮。
从自治区党委高位推动,到科大讯飞、奇安信等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布局、各类创新合作项目落地建设,再到“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的重磅推出,广西聚焦“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沃土。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不是广西的一句口号,而是系统的部署和高效的落实。
筑巢引凤,广西有大动作。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资“早春行动”中,广西瞄准“人工智能+”、智能芯片、数据模型等新兴产业,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组织举办了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精准对接一批在谈意向项目。
今年3月和7月,广西代表团两次到北京考察多家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并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调研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广西还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地区片区招商,重点对接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终端等领域企业。
各地各行业迅速行动。6月30日,从开工到通过竣工验收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以下称“南A中心”)投入试运营。截至7月1日,南A中心已发布场景需求43个,首批集中展示30余项典型应用场景;签署国外合作协议16个,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43个,其中34个已注册公司或明确选址。
柳州东盟智算中心、玉林市低空经济产业园、贺州智能终端配件等一批算力服务、智能终端领域项目也相继落地。
在工业领域,南南铝加工的AI图像检测系统将缺陷识别精度提升至0.2毫米;玉柴集团“黑灯工厂”通过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生产效率提升90%,发动机生产周期缩短80%。
在医疗领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DeepSeek大模型研发泌尿外科AI医生,实现病历自动生成和实时视频问诊。 在政务领域,广投集团下属数字广西集团开发的“智桂通”完成多模型融合升级,覆盖数字政府、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智能决策与搜索服务。
广西的优势何在
想象一下,在青山绿水的广西乡村,养牛的老板拿着手机,AI告诉他“5号牛今天该加餐200克蛋白料”;猪圈里的AI一听猪咳嗽,立马判断它是不是感冒了;甚至,未来你厌倦城市生活想回村种瓜,AI也能告诉你今天瓜苗需要浇多少水。这不是科幻片,这是在广西逐步上演的真实“智能+”生活图景。
这引申出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版图中,广西的科创能力并不突出,为什么能火起来?
东盟市场的巨大需求是广西AI发展的区位优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东南亚是广西的天然禀赋。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广西与东盟经贸、人文往来密切。广西将人工智能置于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位置,立足本土特色优势,不断开辟出差异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技术赋能东盟提供样板。
迈越科技的AI翻译卡,在中国与东盟的跨境贸易和旅游中发挥作用;润建的“曲尺大模型”、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的“中国—东盟法律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为深化与东盟的数字合作铺好路。瞄准东盟市场需求,AI企业相当于在广西拿到了通往一片“蓝海”的船票。
目前广西已经与老挝、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聚焦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关注技术研发、跨境合作、数字生态培育及成果转化,并根据当地需求定制人工智能服务。
清晰的政策引导是广西AI发展的牵引力。今年2月,广西成立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把AI发展提升到突出的位置。上半年,广西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重磅政策,将重点实施人工智能产品突破、“智赋万企”、关键技术攻坚、企业培优育强、产业布局优化、资源要素保障六大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AI相关产业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打造100个标志性智能产品,培育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培养1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实打实的“施工图”,吸引着资金、技术、人才蜂拥而至。
真金白银的投入是广西AI发展的驱动力。从自治区到市县,广西打出了一系列扶持AI的政策“组合拳”,覆盖了资金、人才与技术转化的全链条。自治区层面,新鲜出炉的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把“人工智能+东盟”“人工智能+制造”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在地方层面,梧州市对新成立AI企业年营收按“晋级补差”原则进行奖励,人工智能单品年营收破亿,可直领百万大奖。
今年6月,以“基金赋能广西 产业振兴八桂”为主题的2025广西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推介暨签约大会,吸引了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基金管理机构的关注和参与。30家基金管理机构与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签约,认缴规模近600亿元,其中财政认缴出资200亿元,预计实现投贷联动规模1000亿元,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广西企业,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
加速拥抱人工智能的时代
回顾历史,技术进步往往驱动社会巨变。
市场推动、企业参与、政策叠加,广西人工智能这把火,会炼就怎样的未来?
首先,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需求加速创新资源集聚与成果转化。最新的一个大动作是今年7月至11月,广西面向国内外的头部企业、初创团队,科研院所、高校学生、个人开发者等,举办以“AI广西·AI中国·AI东盟”为主题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特别鼓励与东盟国家联合组队的参赛模式,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关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的热潮,吸引从事人工智能的青年才俊、独角兽企业等向广西聚集。
这是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目的是以赛事为纽带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与成果转化,引入投资机构推动资本与项目对接,形成优秀项目落地广西及东盟的扶持机制。
其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将在八桂大地加速聚集。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并试点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工作。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将在普通本科高校一年级新生中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作为必修课。
“从生产到销售,从服务到监管,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展现出应用市场广、嵌入产业深、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将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向广西聚集。”广西财经学院教授许露元说。
再次,行业和民众对人工智能的感知度将加速提升。“只需轻触智能手机,便可以轻松跨境畅游东盟”,在广西科技厅近日发布的七大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中,《中国—东盟文旅垂类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描绘了这样一个智能旅游场景。
该项目主打“一键游东盟”,研究构建中国—东盟文旅垂类模型,落地“一键游广西——三姐伴游”等核心服务场景,解决跨国文旅场景中多语言沟通障碍、文化习俗冲突、文旅场景多样等关键难题。
当广西高速公路上“集群化部署+AI智能管控”的无人机集群掠过崇山峻岭,巡检着道路;当广西柳工的工程师在柳州总部能为远在越南的故障设备远程诊断;当游客手持手机通过“一键游东盟”就能无障碍游览东盟十国……广西“AI+东盟”的构想将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AI时代刚刚拉开序幕。在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在AI大幕徐徐展开、变革浪潮奔涌之时,是旁观等待,还是积极参与?答案不言而喻。
编辑:冯芯然 朱慧琳
责任编辑:罗珊珊
总值班:金凯乐
186
评论
云友_wrtaxp9u
3小时前
赞
云友1234567
3小时前
AI时代拉开序幕
云友_6qwwtp
4小时前
加油!
重逢之时
7小时前
广西凭借独特区位、清晰政策、真金投入等优势大力发展AI,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幸福星
7小时前
广西AI发展猛
打开客户端阅读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