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8月12日电(记者邓瑞璇)“全国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研讨会”日前在广州举办。研讨会以“新时代音乐教育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为主题,旨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学术研讨中心和音乐教育基地,以开放的心态、务实的行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赋能音乐艺术教育产业及事业繁荣发展,释放音乐文化创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此次研讨会作为2024年“花城音乐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下,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广州市文化艺术名家叶小钢工作室,共同搭建起这一对话平台,旨在激活音乐文化发展合力,构建学术研讨与教育实践的新高地。
研讨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叶小钢以《用音乐书写中国故事》为主题,现场边讲边弹奏,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展现了如何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国际审美标准的音乐作品。
研讨会邀请了近30位专家学者通过三场圆桌会议,围绕“人工智能与音乐发展”“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艺考与人才培养”等前沿议题展开讨论。
叶小钢在主旨演讲《AI对音乐的影响》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为音乐学科的建设、学术的创新和音乐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挑战。面对AI时代,音乐创作者和教育者应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拥抱新技术。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谭学胜,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强斌等就AI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前景、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学位管理办公室主任宋慧文表示,“艺术学门类和艺术专业学位类别的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定准目标、做好方案,在中国培养出高水平的艺术博士专业学位人才,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蔡梦说:“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音乐学科体系建设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美育高质量发展规划的践行实施,着眼音乐学科在专业、师范、基础三个领域教育发展,建设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力求体现历史传承、中国特色、时代特征。”
在新艺考与人才培养主题方面,山西师范大学文学艺术学部副部长丁旭东认为,“目前,艺考时文专素养相对均衡的人才入场和人才培养的领域细分与多元多层次并进可能会成为趋势;未来,希望通俗音乐与精品力作作者不断涌现,音乐蓝领与音乐巨匠互应共现,音乐美育四有教师处处皆是。”
多位专家嘉宾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认为面对新艺考政策的调整和技术革新的挑战,音乐教育机构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