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3日,记者从重庆市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议上获悉,重庆市将从五个方面扎实推动农业生产与水利工程统筹衔接、相互协同,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旱涝保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重庆市各级各部门扎实推动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基本建成,加快建设155座、除险加固404座中小型水库,新增蓄水量8.18亿立方米,实施农村供水工程2900余处,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8%。
“效果显著,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还不少。”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部分区域已建成的灌溉渠系与农田不配套,部分高标准农田未建在有水源保障的灌区内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重庆市将从扎实开展旱涝系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强力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扎实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加快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五个方面,注重“农水统筹”,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持续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方面,将以抓早抓实前期规划、提速提质灌区建设、管好用好已建灌区为抓手,重点推进。以管好用好已建灌区为例,将持续加强已建成的153个中型灌区管护,常态化做好损毁设施修复、沟渠清淤疏浚、灌排设施检修保养等。
同时,推动灌区骨干渠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衔接,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功能区灌溉需求,真正做到旱涝保收、能灌能排。
强力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方面,重庆市将聚焦攻坚骨干水网关键节点、强化跨部门协同保障、牢守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底线,以现代化水网为牵引,重点保障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振兴产业带用水需求。
以攻坚骨干水网关键节点为例,重庆市将加快藻渡、向阳、跳蹬等大型水库大坝填筑,推动渝西水资源配置主体工程尽快完工并在今年底前通水,以及争取福寿岩水库在今年底前完成可研批复并尽快开工等。
扎实推动农业节水增效方面,重庆市将重点强化农业节水增效五项制度体系建设。具体而言,一是构建科学灌溉制度体系;二是优化用水计量监测体系;三是健全农业水价政策体系;四是培育节水市场制度体系;五是完善节水技术服务体系。
(文/记者 赵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