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打造魅力精致新城关 城关区下足“绣花功夫”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区环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打造魅力精致新城关 城关区下足“绣花功夫”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区环境

来源:兰州日报2024-04-02 19:50

  城市之美,助力生活之美。连日来,城关区加力推进城市建管,坚持精耕细作,切实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上下足“绣花功”,全力打造赏心悦目、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城市面貌、环境品质显著改善,城市魅力更加彰显。

  聚焦精致建设拓空间

  近段时间以来,城关区深入开展多轮次市容整治行动,清理取缔流动摊点、劝导商户落实“门前三包”、全力整治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排洪沟马路市场,累计出动执法队员引导劝离瓜果蔬菜车辆4.3万余辆次,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新形象。

  “我们集中清收违规投放共享单车5万余辆,将共享单车总量秋冬季控制在3万辆以内,春夏季控制在3.9万辆以内。”城关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区“一难两乱”工作专班不断发掘停车资源,拆除私设地锁地桩499个,新增停车泊位111个,张贴3.5万份非机动车停放温馨提示卡,优化出行环境。

  今年3月以来,家住团结新村排洪沟路的居民纷纷反映,该处菜市场的关闭,导致市场多数商户成为流动摊贩,在市场外原址700余米的道路两侧开始经营,形成马路市场,严重影响市容和市民通行。3月中旬,区城管局根据排洪沟马路市场早高峰期间人流、车流量较大的实际情况,联合交警、公安、街道等部门对团结新村排洪沟马路市场依法开展市容市貌联合整治,重点取缔排洪沟周边流动摊点,督促和引导商户规范经营,确保在满足市民实际需求的同时,让全街市场经营环境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记者了解到,2023年,城关区聚力打造出木塔巷、东郊巷、麦积山路等10条精致街巷,荣获“2023年兰州市百家优秀门头牌匾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2024年,城关区计划将在静宁路全段、皋兰路全段、张掖路部分段、庆阳路部分段、甘南路部分段,引导沿街商铺开展整体门头牌匾提升改造,打造10条精致门头示范街。

  聚焦精细管理提品质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立面空间环境质量,今年初,城关区开展近年来规模最大、涉及路段最多的一次废弃线杆整治工程,计划于5月底完成城关区天水路、南滨河路、北滨河路等60多条道路共617根废弃线杆的拆除任务。

  “市民生活的城市空间清爽、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市民群众感受幸福的程度。”区城管局城市景观科科长马子栋坦言,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更清爽,他们坚持不懈地强化环境卫生治理。

  2019年起,城关区就逐步开展主次干道架空线缆整治及小街巷线缆美化规整工作,圆满完成117条主次干道废弃线缆清除、265条背街小巷线缆美化规整任务。近三年,城关区小街巷线缆美化规整任务共剪除整理小街巷线缆1.67万余米,清理拆除废弃线杆1000根。拆除各类有碍市容观瞻的违规、破损户外广告2021处,面积 16417平方米。主次干道废弃线缆清除及背街小巷线缆美化规整,明显改善了杂乱无序的城市“蜘蛛网”问题,城市立面空间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有效遏制辖区违建加建现象,3月27日,依法依规对碧桂园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当天的行动计划拆除碧桂园10处违法建设,拆除总面积约1050平方米。“2024年,我们计划拆除各类违法建设5000平方米,全力做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城关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永亮表示。

  聚焦生态环境塑形象

  3月以来,城关区在背街小巷、城市家具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整治一处,美化一处。在抓好日常保洁基础上,全区全体干部职工驻守一线,充分利用“周末大扫除”开展“全民洗城”行动,用实际行动擦亮城市风景。

  区环卫工作中心随着气温回暖,全面开启夏季环卫机械化作业模式,加大道路洗扫、喷雾力度,竭力打造干净清爽的城市环境。目前,环卫特业队白班安排43台机械化作业车辆(洗扫车35台、湿式车4台、吸尘车4台),对城区道路开展精细化洗扫作业;加大对垃圾分类容器的摸排力度,更换脏污或破损等容器200余个;同时,聚焦老旧小区、集贸市场、大型商超、旅游景点、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景巡查,截至目前,垃圾收运量共7.2万吨。今后,继续通过“日常监管+集中整治+跟踪问效”管理模式,持续强化环卫作业质量、优化整体形象,让街巷成为春日最美风景线。

  入春以来,城关区抢抓春季绿化有利时机,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一系列春季植绿、护绿和养绿等活动,为城区的春天增添了勃勃生机。

  “今年,春季补植各类苗木24万余株,完成冬季温棚采购项目,对天水路、酒泉路、雁白大桥、霍去病主题游园等绿地内部分无法正常越冬植物搭建彩色印花温棚共1500余组3000多平方米。”城关区绿化所所长吴庆明告诉记者,今年,该所将结合实际,继续建设儿童友好公园项目,本着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做好城区氛围营造、苗木补植补栽及冬季苗木保温等项目建设工作,围绕“绿化、美化、文化”主题,有效提升全区生态环境品质。

  聚焦科技赋能增活力

  用先进理念武装头脑,用科技手段提升能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强化智能化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城市管理高效、便捷、精准……在今天的城关区,“数字城管”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好帮手。

  据介绍,为深化“数字城管”,打造更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方式,城关区通过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案系统,采用物理隔绝内网方式运行,共包含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数据交换、监督指挥、地理编码、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专项普查等9个子系统。近年来,逐步对部分系统模块进行升级改造,铺设75条专线,在全区25个街道和11个城管部门建成37个二级平台。2018年,在数管系统平台上新建“市民随手拍”和“无人机航拍”模块,2023年,系统升级为智信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运用“智信”APP,现场执法人员可以在手机上快速上报城市“六乱”管理等城市管理执法问题,根据案由查询到对应的违规罚则,填写相对人的基本信息、事发地点,并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留取证据,将相关信息统一上报至平台。

  “今年以来,我们数字管理平台受理巡查案18869件,结案18799件;微信举报案件8788件,结案8462件,受理结案视频抓拍3101件、无人机抓拍882件、智能分析244件。”区数字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下城市管理的目标。城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坚持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魅力精致新城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乡村移风易俗纪实

  • 钱江观潮正当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2024-09-18 09:54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2024-09-18 09:52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2024-09-18 09:34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4-09-14 09:43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2024-09-14 09:42
加载更多